追梦“老男孩”和他的农民查包養網工俱乐部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2月13日,在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成员在现场演出节目。

2月13日,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包養派欢歌笑语,往日机器轰鸣的车间被临时改造为演出舞台,李俊岐带着一群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的“演员”,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人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共同迎接元宵佳节。

今年72岁的李俊岐是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村民,他酷爱文艺,作词谱曲、弹奏演唱样样在行。随着经济发展,楼底村周边工厂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更好地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他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于2011年11月成立了楼底农民工俱乐部,自费购置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我原来在包養網县文化馆工作过,后来辞职开工厂,一直有个文艺梦。”

俱乐部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7名成员,不光是附近村镇,还有很多石家庄市里和外县区的爱好者大老远跑过来加入俱乐部。表演队、战鼓队、民乐队、曲包養艺队,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所有节目都是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如今,楼底农民工俱乐部已经小有名气,李俊岐始终坚持以公益演出为主,偶尔有点包養網收入会给俱乐部成员发放饭费或交通费。李俊岐说:“我一直坚持文艺梦想,有朋友叫我‘老戏骨’,也可以称呼我追梦‘老男孩’。”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  1  2  3  4  5  6  7  8  包養網9  10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_中国乡查包養網站比較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惠山泥人创新呈现形式、融合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下去。

当传统泥塑艺术遇到现代金属制品,会发生什么?

今年春节期间,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美好生活登山节”上,完赛的选手们惊喜地领到一份特殊奖品——“惠山泥人奖牌”。彩绘着惠山古镇的铝合金材质奖牌上,镶嵌有小巧精致的传统惠山泥人“阿喜”,吸引了许多目光。

“这一奖牌是为登山活动定制的,我们对‘阿喜’形象进行了创新:脸蛋更圆、眉眼含笑,与金属质地相得益彰,也与惠山古镇浑然一体。”奖牌设计者、无锡市惠山泥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汉庆介绍,将传统泥塑艺术与现代金属制品相结合,让奖牌既美观又实用,兼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奖牌的“出圈”,离不开惠山泥人手艺人和相关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文创台灯、潮玩盲盒、非遗主题咖啡馆……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惠山泥人正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

传统工艺“牵手”金属材料

惠山泥人是用惠山黑泥制作包養的彩色泥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中“阿福阿喜”憨态可掬的形象十分经典。清朝时期曾有相关大小作坊40多家,而后许多作坊一度倒闭。1954年,地方政府将艺人与作坊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进行生产,1958年更名为“惠山泥人厂”,2012年成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然而,非遗传承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随着市场变化,传统的‘阿福阿喜’渐渐被各类新潮玩具比下去。”惠山泥人厂常务副总经理夏征介绍,厂里最少时仅20个师傅,20包養網19年之前连续多年亏损,陷入生存困境。其实,2002年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后,泥人厂也曾尝试创新,但产品设计受传统思路局限,仍以“阿福阿喜”和戏曲人物等经典形象为主,创新始终“小打小闹”,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大多也未离开摆件这一传统功能。

创新,迫在眉睫。

2020年,惠山泥人厂开始结合节庆活动、传统民俗等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

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是第一步。以奖牌的创制为例,周汉庆介绍,惠山周围的稻田中,有种“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的黑色黏土。团队延续这一原料,用黑泥手工捏出4寸大小的“阿喜”后,开模“复刻”出尺寸统一的泥坯。两种材包養料的融合如何实现?为了泥人与金属的第一次“牵手”,周汉庆和同事们尝试了近10种胶水,在半个月内赶制出1200枚奖牌。

此外,工艺师们还研发出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物件:一轮印着水墨画的皎洁圆月前,用泥塑制成的“嫦娥”独倚栏杆,按下开关,点亮“圆月”,中秋定制款台灯展现眼前;一只红色泥塑小兔在球形的玻璃罩中,它不仅是八音盒、小夜灯,还是一个“大展宏兔”加湿器……这些巧思,出自惠山泥人厂44岁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周璐之手。

“灵感源于日常生活,只要找到连接点,传统泥人也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周璐说。

时尚元素“碰撞”非遗文化

嘟嘟脸、背带裤,这是大阿福?不,这是潮流玩具“倷泥摩摩”。

“在传承经典形象的同时,我们也想做一款年轻人喜爱的潮玩盲盒。”惠山泥人厂的文创团队经过调研,了解到90后、00后年轻人更喜欢具有时尚气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便与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对“阿福阿喜”进行挖掘,前后修改了数十版方案。

惠山泥人厂副总经理王杰拿出当时的设计图纸:“最终提取出圆脸、发髻、肚兜这3个有辨识度的元素加以二次创新——女孩发髻上增加发带、男孩穿着时尚的背带裤。

潮玩的名字来自一名本土音乐人为泥人创作的主题曲,团队发现用无锡话讲惠山泥人时发音像NANIMOMO,节奏轻快又有潮流感。经过讨论,潮玩的新形象取名为倷泥摩摩(NANIMOMO)。

团队结合无锡本土美食设计系列主题盲盒,一经推出,便在线上线下受到欢迎,月销量最高时达1万盒。

开发文创,一度也面临不同声音。“我担心这一步迈得太大。”夏征是从业30多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使用PVC新材料、进行3D打印批量生产的潮玩,是否会超越传统的边界?迎合市场是否会“拉低”惠山泥人的品质和文化定位?夏征等从业者在思考。

然而,老师傅们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以前,惠山泥人的订单每月一两万元,2020年以来逐步增加,现在稳定在每月20万元。”夏征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外地游客在买了盲盒后,开始好奇和关注其背后的非遗文化:“原来这就是惠山泥人。”

王杰坦言,从实践来看,惠山泥人给了潮玩产品文化底蕴,而网红产品又让非遗焕发活力,两者互为支撑、互相反哺。现在,惠山泥人厂扭亏为盈,去年还新招了4名00后学徒,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我们要守得住传统,也能跟得上新潮。”夏征说,如今,传统惠山泥人与倷泥摩摩在产品设计上互相启发借鉴,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沉浸体验“解锁”消费场景

周末,无锡南长街一间紧邻古运河的咖啡店。顾客赵女士翻开菜单,上面包養網罗列着“阿福摩卡”“阿喜拿铁”“泥人美式”……店长马柯热情地介绍:“我们是‘倷泥摩摩’咖啡店。”

“惠山泥人,以前我只在图片上看过,没想到还能跟咖啡结合。”在店长的提示下,赵女士注意到,这间咖啡店的与众不同:江南园林式的门窗下,摆放着一排“大阿福”;地板和桌布的颜色,都是经典的“泥人红”;桌椅左侧是一排排倷泥摩摩文创专柜;对面的展示区,还有一名老师正在现场捏泥人。

赵女士选择了“咖啡+体验”套餐:除了喝咖啡,还能学习“捏泥人”的简单操作。

“我叫朱雪琴,来自惠山泥人厂,从事这项工作30年。现在我一边在咖啡店教捏泥人,一边赶制厂里订单。这些大大小小的泥人,就是客人订购的产品。”现场老师这样介绍自己。

“好酒也怕巷子深。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除了将人请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王杰说,尝试“咖啡馆+泥人体验店”,不仅因为咖啡馆氛围轻松休闲,客人停留的时间更充裕,还考虑到业态模式的可复制性。

马柯介绍,对于这一非遗项目的开发,无锡市政府还给予专项补贴,店铺租金低于周边价格一半以上。目前,每天店里客流约200人次,周末、节假日可达500人次。在无锡,“倷泥摩摩”咖啡店已经陆续开了10家,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公园等多个场所。

“从拓展功能性,到解锁新材料新工艺,再到走进人们的生活,惠山泥人的非遗创新始终在路上。”王杰说,下一步还将与食品、文创、服装类大型连锁品牌合作,以传统又现代的面貌、丰富且沉浸的体验,让更多人了解泥人、传承非遗。

驻村工作队烹出乡村查包養網站比較振兴“好味道”_中国网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核桃树垭村位于秦巴山深处,层峦叠嶂、碧水环绕。这里民居错落包養有致,房前屋后嫩柳掩映,在春日的阳光下别有一番韵味。

核桃树垭村是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乡村振兴驻点村。自2021年驻村帮扶以来,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多任驻村书记接续努力,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层治理,让这个原本沉寂封闭的小乡村生机勃勃,一幅美丽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

基础设施—加“鲜”

漫步在核桃树垭村中,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农耕文化、道路整洁,处处都是新风貌。

而几年前的核桃树垭村却是另一幅容颜:杂草丛生,道路坑洼不平、路面狭窄,房屋破旧不堪。

核桃树垭村坐落在谭家湾镇东北角,面积10.17平方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83户1699人。核桃树垭村以坡地为主,平地较少,属于山体易滑坡、道路易垮塌,地质灾害频发区域。

要想富,先修路。“以前,从镇上到村里只有坑洼的路,路面又窄,交通非常不方便。”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核桃树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刚介绍说,通过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实施村主干道黑色化和全村亮化工程,村庄实现了“户户通、户户亮”。两年来,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200万元以上用于改善基础设施。

“我曾梦到柏油马路通到家门口,没想到如今变成了现实,感谢驻村工作队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好运,让我们梦想成真!”核桃树垭村二组青年郑康,听到公路通车的消息后说。

清理滑坡山体、整修垮塌路面15处,拓宽硬化村内道路7.5公里,沿路安装太阳能灯120个,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新建“知音幸福广场”、韭菜交易广场和村组文化广场……基础设施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温暖了群众的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产业增收—抢“鲜”

来到驻村工作队帮扶建设的韭菜基地,掀开大棚,韭菜娇艳欲滴,长势喜人。

核桃树垭村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水田450亩,旱地90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投工投劳多而生产效益低。如今,核桃树垭村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用水、用肥量分别比传统农作节约40%与50%以上,韭菜品质、产量大幅提升。

村民没有想到,小小的韭菜竟闯出致富新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我们这里的韭菜从四月份开始分批上市,提前预定的客户很包養多,收益非常可观。”核桃树垭村党支部书记李丰勇介绍说,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韭菜种植成了村民们的致富产业。

一业旺,百业兴。韭菜的发展,吸引着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发展。村里开始发展韭菜、茶叶、核桃、柑橘等产业,发展合作社,开办酿酒等作坊,全村集体收入由2021年的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3万元,村民户均纯收入由2021年的10430元增长至2023年的12754元。

41岁的妇女主任谢金霞,便是受益人之一。2020年,她回到家乡,在工作队指导下开始从事居家酿酒,目前,酒年产两万斤,年收入10万元左右。她说:“家乡面貌日新月异,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

山顶建茶园,山腰建果园,山下种菜园,路旁建产业园,村里建康养基地,核桃树垭村逐渐形成“四园一地”发展新格局。谈及龙年的新打算,陈刚信心满满。他说:“新建设的小微产业园即将交付使用,占地面积约23亩,扶贫车间约8000平方,届时村集体经济收入包養網将达到30余万元。”

共谋发展—提“鲜”

现在的核桃树垭村,“颜值”与“气质”俱在。

村民沈兆有开了15年小店,他是核桃树垭村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说:“以前,村里一直都没有功能完善的购物消费场所,村民们采买生产生活所需常常要到谭家湾镇或郧阳城区置办。”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与十堰烟草对该店进行“集中会诊”,2022年沈兆有的小商店升级为“知音同行便民”综合商店,不仅拓展了邮政便民、通信便民、农特产品销售、爱心驿站等功能,还安装了充电桩。

乡村兴不兴,关键在文明。维修村委会办公楼,打造党员实践培训基地、雁行影院、雁行书屋,推进村庄垃圾分类、厕所改造、庭院美化,发放“健康爱心包”、优化就医条件,制定“乡风文明积分奖励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大力开展“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孝顺家庭”等评比活动,乡风文明持续为基层治理加分赋能。目前,核桃树垭村已被确定为郧阳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第二批试点村。

帮扶不断档,接力加油干。两年来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累计实施教育帮扶13包養網9人次,开展健康帮扶71人次,发放助学金12.32万元,救助金10.31万元,对摸排存在易返贫风险人员发送临时救助金3.25万元,为150户村民提供烤火炉补贴3万元等。

核桃树垭村的田野上,油菜花已盛开。淡包養網淡的绿意夹杂着丝丝金黄,焕发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李红)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优而去九宮格私密空間美”(一线调研)_中国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近年来,“撤点并校”优化了学校布局,集中了办学力量,瑜伽場地但仍有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入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编  者

早上6点50分,啾啾鸟鸣唤醒了刚读小学一年级的陈嘉霖。他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洗漱,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便跟随四年级的哥哥陈子健一道上学去了。

平坦的柏油路顺着半山腰蜿蜒,兄弟俩走得欢快,沿途不时有小伙伴加入进来。不一会儿,这群小学生就到达了位于村口的金塘小学,教师们正在校门口迎接。

金塘小学是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云集村的村小。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有48名学生和9名教师,属于乡村小规模学校。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金塘小学持续探索,通过建强支教队伍、发挥小班教学优势、盘活社会资源、优化办学条件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从“小而弱”到“优而美”。

学校是“撤”是“留”?

多方考量抉择,倾听村民呼声

“有哥哥领着,路上还有村里的孩子做伴,我很放心。”陈嘉霖和陈子健的母亲钟添花说。

10年前,钟添花生下子健后,便不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

“若没有村小,我们只能把孩子送到镇上读小学。去镇上的路单程就有八九公里,每天来回接送费时费力。”钟添花说,如果在镇上上学,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租房陪读,但一年的房租再加上吃穿用度,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此外,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

钟添花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云集村与长沙市宁乡市、湘潭市雨湖区交界,离长沙市区较远。村里共有1427户4000多人,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在市区购房安家,但仍有部分村民生活在这里,依然渴求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金塘小学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最多时全校曾有三四百名学生。到了2015年,学生人数约100人。金塘小学是否还有办下去的必要?这一问题,成为当地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

当时,村小生源减少,在湖南各地不同程度出舞蹈教室现。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要求各地严格按程序进家教場地行学校布局规划、撤并与恢复。当年5月,为了进一步集中办学力量、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展开调整。莲花镇中心学校作为辖区内教学管理服务机构,专门对镇里的农村学校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

学校是撤还是留,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实际需求。走访云集村时,莲花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双全发现,保留金塘小学的呼声十分强烈。

“学校不能撤并,我们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读书!”钟添花记得,当得知金塘小学有可能被撤掉,很多村民都找到调研人员和村干部,反映自己的心声。

李双全介绍,调研发现,金塘小学所在的云集村位置比较偏僻,若是该校被撤掉,孩子们的上学成本会提高不少。同时,如果村里学生全都在莲花镇就读,镇上小学的校园面积和教学设施也难以满足需求,而金塘小学原本的教学楼和教学装备又闲置浪费了。

答案渐渐清晰了起来。调研结束,按有关程序报批同意后,莲花镇“撤点并校”正式启动。除了4所可被莲花镇中心小学辐射的村小外,其他6所村小保留并继续办学,其中两所为乡村小规模学校,金塘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怎样从“弱”到“强”?

建强支教队伍,发挥小班优势

这学期,陈子健所在的四年级班迎来了新班主任易婷。此前的班主任欧阳倩丹结束了两年支教,回到原单位岳麓区第一小学。

两年前来到这个班时,欧阳老师教授英语、语文两门课程。为了让班里的学生们增加阅读量,每天午休后,她都会在教室里陪孩子们至少阅读20分钟。由于班上仅有10名学生,语文课上,全班同学都会轮流上台分享阅读感悟。

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语文基础更牢固,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以前,陈子健在课上回答问题都会紧张得不敢抬头,现在他已经能落落大方地清晰表达,自信洋溢在脸上。

班主任换了人,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们又能否适应?

过去几年,身为学校教导主任的易婷和全校四五十名学生朝夕相处,本来就对四年级班的情况非常熟悉。成为班主任前的暑假,易婷到班上每一个孩子家里做家访,更详细地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开学后,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这学期我们延续了欧阳倩丹老师的一些好做法,并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孩子积极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易婷说,在课堂上,她尽量用提问、对话替代长时间的知识讲授,学生们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发布,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小班教学优势,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育人水平。

“和城区学校相比,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更像为学生‘开小灶’。”易婷说,对教师来说,也能够更从容地掌握班上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如今,金塘小学的9名教师中,有2名本校教师、7名支教教师。其中,区级骨干教师2人。

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湘江新区,支教教师成为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板的生力军。

“每一名前往乡村学校支教的教师,都经过了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湘江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晓丽介绍,每年教育部门发布支教教师选派计划后,由教师们自行报名,其所在的学校根据教学成绩与工作表现进行评分选拔,经教育局考察通过后,获得支教资格。

湘江新区教育局明确,评定高级教师职称时,农村教育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前往乡村支教的教师,可以享受乡村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教师节表彰项目单独设立乡村教育奖,对在农村支教的优秀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李晓丽告诉记者,为了让支教教师更加适应乡村教学特点,教育局每年都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湘江新区各乡镇的中心校还安排青年教师与支教教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支教教师分享经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金塘小学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湘江新区教育局每年对下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考核教育教学活动等。在2022年度考核中,金塘小学荣获一等奖,当年获得一等奖学校的占比为30%。

如何既“优”又“美”?

改善校园环境,优化办学条件

阳光穿过树枝,体育课上,陈子健和同学们尽情地在色彩明快的塑胶运动场上奔跑、投篮。平小樹屋时文静的班长黄姝晴也加入进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以前的水泥地变成了塑胶地,弹性好又防滑,孩子运动不容易受伤。”听闻操场变了样,黄姝晴的母亲朱娜十分欣喜。

黄姝晴的姐姐黄姝雯也曾就读于金塘小学,目前在莲花镇实验中学上初三,成绩名列前茅。本来,朱娜也可以让姐妹俩在城区入读对口小学,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朱娜还是选择将孩子送到她们父亲曾就读的金塘小学。

“从不觉得孩子在村小上学就比在城里差。”如今,学校每年都有新变化,让朱娜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十分重视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每年都拿出资金逐步对学校开展提质改造。

据金塘小学原挂职校长谭明君介绍,2021年以来,金塘小学解决了许多问题,校园环境大大改善——

金塘小学的老校门前曾有一个长陡坡,因与县道相连,往来车辆较多,存在安全隐患。2021年8月,在莲花镇政府的帮助下,校园另一侧修建了新校门,孩子们上下学更安全。

2021年暑假,九宮格湘江新区教育局对金塘小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建好专递课堂教室,完成弱电整体改造,在教室安装了教学一体机。2022年,教学楼外墙贴上了新瓷砖,教室内部的墙壁也粉刷一新,还换上了护眼灯。

有硬件做支撑,如今金塘小学有了更优质的课程。

通过专递课堂这一利用互联网授课的教学模式,孩子们能够和莲花镇中心小学以及其他城市学校的学生们共上一堂课,并与授课教师实时对话交流。专递课堂有效解决了该校专任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同时,金塘小学还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引入特色课程。

长沙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岳麓营地,离金塘小学不到3公里,拥有非常丰富的课程体系。为此,谭明君曾多次上门对接,引进了粽编、泥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及小诗写作等创意表达课程。每周四下午,该基地的老师都会来到学校,为孩子们授课。

金塘小学的教师也時租場地结合自身特长,开办了合唱、篮球、书法及手工等社团,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去年9月,来自湘江新区东方红小学的老师汪鑫接替谭明君成为金塘小学挂职校长。很快,学音乐出身的她就组建起一支校园合唱团,让音乐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金塘小学的变化,也为村子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底气。“我们打算利用优质山林资源,打造康养产业,吸引能人回乡发展。有教育资源做后盾,年轻人才会愿意留下来,乡村全面振兴才更有活力。”云集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智韬说。

目前,湘江新区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所。湘江新区教育局着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小樹屋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农村孩子就读。

据了解,2021、2022年两年,湖南全省停办乡村小规模学校2299所,提质改造1417所。未来,湖南将进一步规范学校停办撤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多方面入手,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给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

在城去九宮格會議市新空间里阅旧知新_中国网

3交流月31日,在天津棉3创意街区,市民在海河旧书市集活动上了解古籍時租修复。

当日,海河旧书市集活动在天津棉3创意街区启动。活动以“阅旧知新 文古润津”为小班教學主题,现场提供6000多册旧书供市民挑选,并举办专题文学藏品展、民俗文化讲座等特色活动,提供淘书、交流分享的平台,满足市民阅读需求。

天津棉3创意街区坐落于海河东岸,由原天津第三棉九宮格纺厂改扩建而成。1對1教學近年来经过更新改造,曾经的工业老厂房已成为集商务办公、居住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走进肯尼亚查包養心得国家博物馆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这是5月16日在内包養罗毕国家博物馆拍摄的“镇馆之宝”——“图尔卡纳男孩”(中)。“图尔卡纳男孩”骨骼化石于1984年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包養網排名纳湖西岸被发现。除了脚部和某些部位缺失,这具距今约160万年的化石堪称史前人类最完整的骨架。

肯尼亚国家博包養網物馆于1910年修建,收集、研究和展示肯尼亚自然、文化、历史和当代艺术的珍贵收藏品,是非洲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主包養馆为内罗毕国家博物馆,同包養網时管理着许多区域博物馆、遗址和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新华全媒+丨“追星”青年,记录中国空间站“成长”_中国发展门查包養網心得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9月20日晚,刘博洋(左)和好友王卓骁在中国空间站过境前进行科普直播活动。

包養

2022年,“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用自主研发的光学跟踪程序在地面成功拍摄到中国包養空间站清晰特写影像,用镜头记录着中国空间站的“成长”。

出生于1990年的刘博洋,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刘博洋高中加入学校“天文社”,高考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本科毕业后,他去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之后通过联合培养去西澳大学读博。目包養網價格前,刘博洋正在参与北京大学“6-8米口径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项目”。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喜欢用望远镜看月亮的男孩,到天体物理学博士,再到天文摄影师,刘博洋用多种方式探索着星空。对于未来,刘博洋有着清晰的规划包養網,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价值,也做好天文科普,把星辰大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包養行情   

新春走基层|查包養經驗两代村医的坚守 三代人的传承_中国网

2月21日,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梁德和(右)和儿子梁思为(左)与村民道别。

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村医梁柱包養網明和儿子梁德和接力扎根乡村,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1968年,梁柱明接受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受父亲影响包養平台推薦,梁德和也投身医学,1998年毕业后回到村里与父亲一起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环江村人口近5000人,梁柱明、梁德和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从入户进行慢病随访到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从治病救人到完善村民健康档案,梁柱明和梁德包養和把群众的健康放在了心里。

如今,梁德和的儿子梁思为也成了一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毕业后也要回到这里,跟爷爷、爸爸一起包養網 花園,守护好大家的健康。”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  1  2  3  4  5  6  7  8  9  10  包養網

土特产的查包養網站比較“含金量”越来越高(大数据观察)_中国网

黑龙江蔓越莓、云南松茸饼干、陕西火龙果、甘肃南美白对虾……一场席卷全国的“农业大摸底”让消费者们惊喜连连。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近年来各地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建成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土特产”,正出现不少新变化。

包養網比較产品“上新”

依托地方资源和农艺技术,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产。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在深入了解本地乡土资源“家底”、做好产业规划布局的同时,分析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顺应消费需求适度调整供应链,形成乡村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2023年,我国新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农产品1.5万个。

“发展新‘土特产’,资源禀赋是首要基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说,比如黑龙江抚远地势低洼,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热多雨,良好的水环境为蔓越莓水收提供了充足条件。在此基础上,育种、栽培、水利、气象等多环节技术赋能,帮助特色产业扎下根。

“南果北种”“南蟹北养”……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让不少农产品实现了跨区种养、错季生产、周年供应。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速构建。

口味出新

科技和绿色加持,农产品品质不断升级

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和产业特点,各地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接,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技术规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打造绿色优质产品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通过调整传统制作配方和腊制工艺,推出低盐榨菜、低温发酵腊肉等产品。在陕西延安、榆林,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苹果研究院和试验站,先后引进国内外苹果新品种219个,选育优良品种12个。“香味浓郁、质地脆等特征,是近几年新优品种的需求特点,也是西北苹果产区品种结构迭代升级的方向。”陕西省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雷存说,通过加快引导果农优化品种结构、栽培模式和商品化处理水平等,推动优势区域差异化发展。

2023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达54.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7.4%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流通向新

补链条、树品牌,更多“土特产”线上线下热销

专家表示,从市场反应看,一些“隐藏款”特产乍一浮出水面即获破圈传播,不少家喻户晓的土特产再度翻红,电商平台搜索频次和下单量成倍增长,折射出特色农产品背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内需动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品牌强农。2023年,我国农业目录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已发展全国精品培育品牌144个,省级目录区域公用品牌1100余个,企业品牌1700余个,产品品牌约2000个,31个省(区、市)均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形成了部级统筹抓精品、省级系统抓目录、市县推进抓落实的品牌发展促进机制,各类农产品加快打造“金字招牌”。

补齐冷链物流等短板,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共支持建设7.5万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800万吨以上,县级覆盖率达70%以上,产地冷藏保鲜、商品化处理、产后集散、均衡供应和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

“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关键是用新的视角来审视本地区的乡村资源禀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毛学峰建议,一方面,要摸清资源、市场情况,科学规划包養特色产业品种规模,避免“一哄而上”,在产销对接上给予相应扶持;另一方面,农产品上行迫切要求标准化,要通过搭建平台公司、引入职业经理人等,围绕育种、生产、分级加工以及包装设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多维度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同时,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本报记者郁静娴)

黑龙江蔓越莓——

浆果映红黑土地

蔓越莓原产北美地区,为什么成了黑龙江特产?抚远市一家蔓越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峰介绍,抚远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气候寒冷,富有酸性土壤和优质水资源,非常适宜蔓越莓生长。

每年9月底到10月中旬,蔓越莓成熟了。水收时,种植田里会灌满水,机械水车将蔓越莓果实脱落下来,收集到一起。远远望去,大片蔓越莓鲜果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映红了黑土地。观赏蔓越莓水收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带动了特色观光游。

“蔓越莓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李峰说。采摘后,基地会将大部分蔓越莓加工制成蔓越莓胶囊、蔓越莓干等。当地企业还在探索新的“打开方式”,研发蔓越莓啤酒、面膜等产品。

让李峰骄傲的是,为了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蔓越莓新品种,抚远蔓越莓种子曾两次搭乘神舟飞船,进行“太空育种”。

近年来,抚远市通过包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过去5年,蔓越莓种植基地累计为农民分红400多万元,每年带动1000余人就业。

(本报记者祝大伟)

产业简介

从2014年引进种植至今,黑龙江抚远蔓越莓种植面积已达42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去年,全市蔓越莓产量达2700吨。

湖北鱼子酱——

山清水秀鲟鱼美

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无菌低温车间里,工人们身穿防尘服,手拿镊子,正认真挑选着黑色鱼子。

“这些刚取的鲟鱼子,需要经过挑卵、洗净、拌盐等20多道工序,才能装进罐子里压实密封,再经一个月左右发酵,最终形成餐桌上的鱼子酱。”公司总经理季坚义介绍,所有处理工序必须要在15分钟内完成,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鱼子酱的鲜度与口感。

传统的鱼子酱由捕捞自里海、黑海等水域的野生鲟鱼卵制成。我国不断攻克野生鲟鱼驯养难题,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鲟鱼养殖繁育加工产业。目前,世界上70%的鱼子酱产自我国,而湖北宜都的鱼子酱就占全球份额的30%,年产量达到100吨。

鲟鱼养殖并非易事,从鱼卵孵化到长到符合取卵标准,杂交鲟需要7到8年时间,而高端的欧洲鳇、达氏鳇养殖周期需要15年以上。“鲟鱼对环境比较敏感,生长水温往往在25摄氏度左右,要求水质清洁、溶氧量高。”季坚义说,如今,当地的鲟鱼从网箱养殖到恒温恒湿的鱼池养殖,产量也逐渐得到控制。

近年来,宜都推出多种鱼子酱产品。鱼子酱走上更多人的餐桌,也带动了宜都的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宜都已发展鲟鱼养殖企业5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

(本报记者吴君)

产业简介

湖北宜都养殖鲟鱼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如今,宜都养殖的鲟鱼有26个种类100多万尾,鱼子酱年产量达到100吨。

江西鳗鱼——

养鳗闯出致富路

徐艳这次回到江西新余的老家,“结识”了家乡的新特产。

“炭烤鲜鳗,来一个!”晚上,徐艳与朋友来到一家餐厅吃饭,在菜单上看到这道菜品,不禁眼前一亮。“这个鳗鱼是我们‘新余籍’的。”服务员介绍。

徐艳十分惊讶:“我们新余不靠海、不沿江,能产鳗鱼?”原来,江西目前鳗鱼养殖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前列。

在新余瑞之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记者走进鳗鱼养殖保温棚,只见清澈的鱼池里,一条条鳗鱼自在游动。

“生态环境好、水质好的地方,适合养鳗鱼。”来自福建的商人刘仲辉在一旁介绍。2020年,他看中了新余的自然优势,在此投资建了70个鱼池,共2.1万平方米,年产鳗鱼800吨。

上世纪90年代,江西开始引进鳗鱼养殖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以来,新余先后投产7家鳗鱼规模化养殖基地。

“养鳗鱼不仅是新包養余生态的活广告,还是当地群众致富的快车道。”刘仲辉说。

(本报记者周欢)

产业简介

江西现有鳗鱼养殖、加工企业80余家。目前,新余鳗鱼养殖年产量达1500吨,鱼苗、鳗鱼年产值达11.5亿元。

贵州抹茶——

一抹茶青出深山

一杯牛奶,淋上抹茶液,晕染出浅浅的绿色,一杯抹茶鲜奶就出炉了。这是贵州省贵阳市一家茶饮店的热销单品。奶茶中的抹茶,来自梵净山脚下的“世界抹茶超级工厂”。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贵州拥有种茶的气候优势,抹茶产量占全国1/4,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铜仁市,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云雾缭绕,负氧离子含量高。2017年,江口县引进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抹茶产业;次年,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车间在梵净山脚下建成。

眼下,梵净山下的万亩茶园生机勃勃。春天,茶树发芽的时候,技术人员会用遮阴网对其进行遮阴覆盖,这是抹茶专属茶园在养护环节区别于一般茶园的关键工序。

“通过遮阴覆盖,减少光合作用,提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让叶子更绿。”公司副总经理兰方强介绍,“同时降低茶多酚含量,减少苦味。抹茶的鲜爽感,正是来自这道工序。”

茶叶制成碾茶后存放半年至一年,再拼配成不同口感的抹茶,应用到咖啡店、奶茶店、甜品店等。来自贵州深山里的一抹茶青,以独特的鲜爽美味,充盈人们的味蕾,带来产业发展的甘甜。

(本报记者陈隽逸)

产业简介

铜仁市被称作“中国抹茶之都”,目前,该市高标准建成抹茶原料基地3万亩。去年全市抹茶总产量700吨,产值达2.4亿元。

云南夏威夷果——

坚果丰收香满坡

“您订购的坚果礼盒已经发货啦!”今年春节,云南临沧的夏威夷果备受欢迎,订购电话响个不停。

临沧市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瑞高兴地说,今年是夏威夷果卖得最好的一年。

夏威夷果,又名澳洲坚果。果仁呈象牙色,酥脆、香甜。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临沧,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上世纪90年代,临沧市引进试种夏威夷果。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和推广,现在,临沧全市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2.77万亩。

“满山坡,坚果熟包養……”在镇康县田坝村,村党总支书记王东权带着村民保花保果,唱起这首村民编写的歌谣。“一开始,村民连夏威夷果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去年夏威夷果大丰收,大家种植的积极性很高。”王东权说,近两年,村民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坚果产量和品质也都明显提高。

为了带动全市坚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临沧还引进多家坚果开发企业。“坚果还挂在树上,就有收购商主动来询问。”王东权说。去年,全村夏威夷果产量超过6000吨,产值超过5000万元。

(本报记者李茂颖)

产业简介

2023年,临沧市坚果干壳果产量9.65万吨,综合产值59.3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4.9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5.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