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热气腾腾的春节照见中国式现代化查包養網心得_中国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节日氛围热气腾腾、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文旅消费“热辣滚烫”……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尽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活力、万千气象。

春运出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 2024年1月26日,四川省达州市车站,准备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出行的旅客。

△ 2024年1月26日,四川省达州市车站,准备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出行的旅客。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流动性”是见证当代中国市场活力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密码。

一年一度的春运承载着厚重的乡愁,记录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故事,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看数据:据交通运输部预测,在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中,预计有90包養網比較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其中有72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创历史新高。

看返乡工具: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摩托大军”到自驾回家…..家的方向没变,出行包養網價格方式却发生了巨变。

看服务保障:从通宵排队购票到网络订票,从人工打孔检票到“一秒过闸”,从泡面、盒饭等春运餐饮“标配”到手机下单后送到座位上各地热乎乎的特色饭菜……春运越来越充满科技感,春运旅途也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正如许多人所言,春运如同一辆时光列车,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也见证着一个生机勃勃、活力奔涌的中国。

乡村旅游农民增收创富的“聚宝盆”

△ 2024年2月1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海口乡村旅游持续火爆,众多游客前往渔家乐品尝特色海鲜和乡村美食。

△ 2024年2月1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海口乡村旅游持续火爆,众多游客前往渔家乐品尝特色海鲜和乡村美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总书记强调:“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共同富裕路上,一包養个也不能掉队”。

“到乡村去”正在演变为新的过年时尚,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农民增收创富的“聚宝盆”。

多家网络预订平台显示,春节期间乡村民宿预订量增长强劲,同比2023年春节增长近200%,预订热潮也比去年提前一周到来。这也让从事乡村旅游的乡亲们在“农闲”时分忙得不可开交,体会了“忙并快乐着”的好心情。

文化活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气象

△ 2024年2月16日,在江西赣州一家电影院,观众从春节档电影的宣传展板前走过。

△ 2024年2月16日,在江西赣州一家电影院,观众从春节档电影的宣传展板前走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这个春节假期,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

《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等影片推动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突破80亿元,刷新同档期票房纪录。广东中山迎新春非遗巡游快闪活动连续上演,安徽“皖美过大年”等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河南洛阳的牡丹灯会点亮夜色,为新春添彩……

据初步统计,全国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新年画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除了丰盛的年夜饭,一道道文化大餐也让春节的年味更足更浓。

低碳生活绿意融融的假期新风尚

△ 2024年2月17日,安徽滁州来安县大英镇境内的G36宁洛高速曹庄服务区,滁州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协助电动汽车车主高效解决充电中遇到的问题。

△ 2024年2月17日,安徽滁州来安县大英镇境内的G36宁洛高速曹庄服务区,滁州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协助电动汽车车主高效解决充电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这个春节,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成为假期新风尚。

春节前,一大批绿能超级充电站在多个高速服务区上线,为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的人们提供最快“1秒1公里”的快速补能。大年初二,“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满载1300名游客开启龙年首航。新建成的全国首个“零碳冰场”吸引了众多冰雪爱好者前来打卡包養網排名体验……

这个春节“绿”意十足。

全球共庆共享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1日,英国曼彻斯特,表演者进入中国城,参加中国农历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

△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1日,英国曼彻斯特,表演者进入中国城,参加中国农历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根植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

时至今日,春节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中国。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包養網中国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今年春节期间,全球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农历除夕前夕,新春灯光秀连续第五年亮相世界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塔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波兰国家爱乐厅上演的2024中国新年音乐会,赢得全场观众多次起立鼓掌。“欢乐春节杯”埃及全国武术锦标赛共有超过5700名选手参赛,让观众们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节日,更是传递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重要载体。

新者,而日新之,又日新之。新春佳节,升腾起龙年中国的勃勃生机,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查甜心寶貝包養網我国发现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_中国网

“南海八包養網号”钻井平台在开平南油田进行钻探作业(2023年5月18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深圳3月8日电(记者印朋)中国包養海油8日宣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油田——开平南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该油田是全球核杂岩型凹陷最大的商业发现。

开平南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开平凹陷,距离深圳市约300公里,平均水深超过500米,最大井深4831米,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发现井钻遇油气层100.6米,测试平均日产油气超过1000吨油当量,刷新了我国深水深层油气测试产量纪录。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地质师刘军说,开平凹陷地质条件复杂,断裂纵横交错,勘探难度极大,在新的地震资料基础上,深化烃源岩分布和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明确油气富集区,重新评价资源量,2023年以来在开平南地区密集部署探井,其中4口探井测试包養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证实了开平凹陷烃源潜力,成功发现了开平南亿吨级油田。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周心怀说,相比于浅水、中浅层传统勘探领域,我国深水深层领域的勘探程度很低,是未来油气储量和包養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区。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科研攻关,创新地质认识,推动海洋深水深层油气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逐步取得渤中26-6亿吨级深层油田、宝岛包養行情21-1深水深层气田等规模油气发现。开平南亿吨级油田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我国深水深层领域巨大的勘探潜力。”周心怀说。

1   2   3   4   5   >  

优化“乡村医生”人才机制 发展优质乡村医疗——湖北咸宁“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调研报告_中查包養国网

为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湖北省咸宁市从2017年起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为了解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笔者团队到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赤壁市等地及部分乡镇、市直相关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发现,通过近7年的努力,咸宁市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下不去、艺不精、留不住等问题,还须从人才引进、培育和留用方面进一步发力。

调查显示,咸宁市现有户籍人口304万,其中农村人口212万。近年来,通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全市共配备310名大学生村包養網医,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机制建立。咸宁市自2017年出台工作方案起,建立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机制,合理分配招录计划,通过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二是用好项目育才。按照全科医师标准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定期选派学员到合作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对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实行6个月的岗前培训及三年师徒结对指导,帮助其尽快适应村医岗位,扎根乡土。三是创新举措留才用才。咸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相关工包養網作做好保障。一方面,强化定向就业。结合本人意愿和就近便利,安排毕业学员到村卫生室工作,享受政策规定的乡村医生待遇,年收入不低于本地村医收入的平均水平。对符合条件的,还可依法选拔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兼职。另一方面,有效提高补助。在落实省级对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免费培养政策的基础上,对在职学历提升大专和本科的村医也均实行了免费培养。同时从2022年开始,对录取后的在校培养学员,提高补助标准;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对在岗大学生村医直接发放一次性就业生活补助。

咸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未学好,下不去。项目生源多来自城市,校地沟通协调不够,毕业后到基层服务面临编制、待遇、住房、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现实困难,招生培养、签订协议、违约处理措施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二是过渡短,艺不精。根据笔者团队对2021届188名毕业生(其中在岗村医165人)进行的调研显示,毕业培训缺少统一标准,有的直接在乡镇卫生所实践一个月后上岗,有的采取“老带新”方包養網式,导致部分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够,而且过渡期间缺少相关政策保障,使乡镇卫生所培训压力大,无法满额运行。三是保障弱,留不住。目前乡村医生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部分:村医配合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参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所取得的经济补助;村医接诊患者时发生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偿;国家针对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的专项补助,人均年收入不足1.5万元。特别在部分地理条件较差、人口流失严重地区,乡村医生外出行医困难、成本高、收入低。

为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工作,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健全过渡培训制度。一是结合乡村的现实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培养方案。培训应突出实用性与适宜性,注重临床能力的培训。二是探索与各级医院医生对口帮扶、上下交流机制。通过双向派遣医生,积极发挥上级医院人才设备优势,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水平。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考核和经济激励,增强乡村医生继续学习、钻研专业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待遇。一是多渠道保障并提高收入。探索乡村医生底薪制度,确保偏远困难地区乡村医生基本收入,提升乡村医生工作服务积极性;采取措施保障各项补助落实到位;积极探索有效补偿方案,适当提高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二是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建议参照包養網比較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办法,开展乡村医生“农转公”身份转换试点,引导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不符合条件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要进一步提高养老待遇,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退后生活保障问题。

注重项目宣传,优化培养体系。一是招生宣传要进村进户,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该项目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明确“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定位。二是优化“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建立毕业生跟踪随访的有效措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是优化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包養措,下一步,应基本实现乡村医生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择优将一定比例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管理,乡村医生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较好保障;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万千气象看云南 | 西双版纳多措并举查包養網站比較强力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_中国网

央广网西双版纳4月6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近日,万千气象看云南·西双版纳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龙镇曼栋村委会曼费村小组、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委会龙利和勐景来村小组、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弄老寨村小组、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委会会龙村小组,近距离了解各村在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包養網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同向发力、苦干实干,以典型引路全域打造“四型示包養平台推薦范村”,一个个美丽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串珠成线,千里边疆呈现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曼费村:打造强边固防美丽幸福村

统一的蓝色屋顶、复古的傣式建筑、干净整洁的院落、绿树红花的道路……在景洪市曼栋村委会曼费村小组,村容村貌整洁干净,庭前屋后花团锦簇,格外醒目耀眼。

曼费村的美丽“蜕变”是在2022年完成的。参与到美丽村寨建设中来的曼费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构建出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样貌。景洪市勐龙镇党委书记万陈华介绍,村小组积极筹划举办首届边贸互市节,吸引300多个沿路摊位商家进驻,20户农户在庭院开设客栈、餐饮、东南亚百货销售等经营主体,3天的时间户均增收800余元,村集体创收4.5万元。此外,村小组每周日常态开展赶集活动,推动村组持续增收,预计村集体年均增收84万元,布局业态50余户,户年均增收3.8万元。

曼费村的“美丽”还来自村民们的勤劳致富。近年来,曼费村发挥劳务资源优势,组建村小组劳务运输队11支132人,根据勐龙(240)通道劳务需求,由村干部依次分配务工任务,有序输出村内劳动力,实现村民务工、务农“两不误”。同时,村小组盘活土地资源,转租土地162.2亩,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如今的曼费村家家户户生活好了、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建成了强边固防、乡村振兴样板村。

龙利村:搭“感恩桥”开启新生活

沿着宽敞整洁的“极边感恩第一桥”——龙利桥,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中缅边境的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民小组,砖混或木结构的傣楼错落有致,农户房前屋后栽种着花草树木,墙壁上用竹子拼制成各种寓意美好包養的图案,别有一番风味。

龙利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玉儿囡介绍,2020年4月19日,云南省领导深入打洛镇打洛村调研时了解到龙利村民小组因打洛江阻隔、农特产品难销、经济发展受限的情况后,专门安排资金建设龙利桥。

龙利桥于2020年7月5日开始修建,当年12月31日便建成通车。龙利桥建成通车时,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将其取名为“极边感恩第一桥”,并写下对联:“打洛江源远流长泽润边陲,感恩桥路畅人和惠通龙利”。自此,龙利村民小组结束了村民出行办事要绕行六公里崎岖边境小道的历史。

龙利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各类特色经济作物长势喜人。目前,龙利村民小组有耕地464亩、林地380亩,产业以橡胶、火龙果为主。2022年,村民通过“特色经济作物+庭院经济”模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

勐景来村、会龙村:村寨+景区”激活边境乡村文旅发展

蜿蜒的打洛江、精美的塔林、别致的民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有原汁原味的傣族村寨,迷人的热带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傣家风情。

勐景来村民小组长岩温相介绍,近年来村民小组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运作模式,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田园特色综合体——“勐景来景区”。村民小组通过推动文旅、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行“村寨+景区”模式,建成“香水莲花稻田庄园”。村民通过景区分红、景区务工、庭院经济等渠道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现代化边境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子。

据介绍,勐景来村民小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既发展乡村旅游,又为游客保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独特风光。勐景来规划出傣族传统村寨保护区、田园风光游览区和热带特色农业种植区三大功能分区,拆除异化老化建筑,统一为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景区“热、傣、水、边”特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如今,勐景来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及省、州、县20余项荣誉称号。一座山清水秀、业兴民富的傣族特色旅游村庄正蓬勃发展。

与勐景来村傣家风情不同,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的会龙村小组则是一派哈尼族风情。绿瓦红墙的哈尼族新居,色彩鲜艳的花纹、图腾,推窗就能看到的青山碧水。

会龙村属于半山区,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村寨。会龙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与望天树景区签订协议,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开展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景区把会龙乡村旅游产品纳入望天树旅游线路产品统一营销推广,重点推出会龙村研学旅游、雨林徒步、观鸟、农特产品选购、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项目。同时景区与会龙村在会龙村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运营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创建等方面联合开展,最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

如今,不少到望天树景区等周边旅游的客人都会“拐”到会龙村“打卡”,节假日入住还要提前预约。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会龙村累计吸引10000余人次游客,30余个团体前来观光体验,营业额累计达90000元,劳务收入户均增收6000余元。

贺开村:一片茶叶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的贺开古茶园,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古茶树从山腰一直延伸至山顶,山峦连绵,云雾缭绕,茶园里一派繁忙的采茶景象。茶农们穿梭于茶叶绿海之中,采摘今年新春鲜嫩的翠芽。

贺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泽忠介绍,贺开古茶园有古茶树230余万株,是国内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茶山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

2019年,贺包養开村整合资金,采取“村党组织+企业+茶农”的合作模式,引入公司,建设316平方米的茶文化特色民宿和民族文化展示项目,生产制作出系列茶产品,构建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到近20万元,茶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同时,贺开村还以项目为根基,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引进企业,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贺开庄园半山酒店,开发配套系列产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茶旅模式,每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吸纳本地群众就业500余人,让群众多渠道、多方式、多元化增收,描绘了生态包養網美、产业兴、人才聚、百姓富、组织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追梦“老男孩”和他的农民工俱乐部_中国乡村查包養網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2月13日,在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成员在现场演出节目。

2月13日,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欢歌笑语,往日机器轰鸣的车间被临时改造为演出舞台,李俊岐带着一群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的“演员”,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人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共同迎接元宵佳节。

今年72岁的李俊岐是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村民,他酷爱文艺,作词谱曲、弹奏演唱样样在行。随着经济发展,楼底村周边工厂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更好地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他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于2011年11月成立了楼底农民工俱乐部,自费购置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我原来在县文化馆工作过,后来辞职开工厂,一直有个文艺梦。”

俱乐部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7名成员,不光是附近村镇,还有很多石家庄市里和外县区的爱好者大老远跑过来加入俱乐部。表演队、战鼓队、民乐队、曲艺队,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所有节目都是包養網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如今,楼底农民工俱乐部已经小有名气,李俊岐始终坚持以公益演出为主,偶尔有点收入会包養網给俱乐部成员发放饭费或交通包養费。李俊岐说:“我一直坚持文艺梦想,有朋友叫我‘老戏骨’,也可以称呼我追梦‘老男孩’。”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  1  2  3  4  5  包養網6  7  8  9  10 包養 

追梦“老男孩”和他的农民工俱乐部_中国乡村振兴在查包養網站比較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2月13日,在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成员在现场演出节目。

2月13日,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欢歌笑语,往日机器轰鸣的车间包養網被临时改造为演出舞台,李俊岐带着一群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的“演员”,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人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包養網心得共同迎接元宵佳节。

今年72岁的李俊岐是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村民,他酷爱文艺,包養網作词谱曲、弹奏演唱样样在行。随着经济发展,楼底村周边工厂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更好地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他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于2011年11月成立了楼底农民工俱乐部,自费包養行情购置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我原来在县文化馆工作过,后来辞职开工厂,一直有个文艺梦。”

俱乐部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7名成员,不光是附近村镇,还有很多石家庄市里和外县区的爱好者大老远跑过来加入俱乐部。包養行情表演队、战鼓队、民乐队、曲艺队,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所有节目都是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如今,楼底农民工俱乐部已经小有名气,李俊岐始终坚持以公益演出为主,偶尔有点收入会给俱乐部成员发放饭费或交通费。李俊岐说:“我一直坚持文艺梦想,有朋友叫我‘老戏骨’,也可以称呼我追梦‘老男孩’。”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  1  2  3  4  5  6  7  8  9  10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_中国查甜心包養網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包養網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惠山泥人创新呈现形式、融合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包養網下去。

当传统泥塑艺术遇到现代金属制品,会发生什么?

今年春节期间,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美好生活登山节”上,完赛的选手们惊喜地领到一份特殊奖品——“惠山泥人奖牌”。彩绘着惠山古镇的铝合金材质奖牌上,镶嵌有小巧精致的传统惠山泥人“阿喜”,吸引了许多目光。

“这一奖牌是为登山活动定制的,我们对‘阿喜’形象进行了创新:脸蛋更圆、眉眼含笑,与金属质地相得益彰,也与惠山古镇浑然一体。”奖牌设计者、无锡市惠山泥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汉庆介绍,将传统泥塑艺术与现代金属制品相结合,让奖牌既美观又实用,兼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奖牌的“出圈”,离不开惠山泥人手艺人和相关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文创台灯、潮玩盲盒、非遗主题咖啡馆……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惠山泥人正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

传统工艺“牵手”金属材料

惠山泥人是用惠山黑泥制作的彩色泥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中“阿福阿喜”憨态可掬的形象十分经典。清朝时期曾有相关大小作坊40多家,而后许多作坊一度倒闭。1954年,地方政府将艺人与作坊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进行生产,1958年更名为“惠山泥人厂”,2012年成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然而,非遗传承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随着市场变化,传统的‘阿福阿喜’渐渐被各类新潮玩具比下去。”惠山泥人厂常务副总经理夏征介绍,厂里最少时仅20个师傅,2019年之前连续多年亏损,陷入生存困境。其实,2002年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后,泥人厂也曾尝试创新,但产品设计包養網受传统思路局限,仍以“阿福阿喜”和戏曲人物等经典形象为主,创新始终“小打小闹”,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大多也未离开摆件这一传统功能。

创新,迫在眉睫。

2020年,惠山泥人厂开始结合节庆活动、传统民俗等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

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是第一步。以奖牌的创制为例,周汉庆介绍,惠山周围的稻田中,有种“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的黑色黏土。团队延续这一原料,用黑包養網泥手工捏出4寸大小的“阿喜”后,开模“复刻”出尺寸统一的泥坯。两种材料的融合如何实现?为了泥人与金属的第一次“牵手”,周汉庆和同事们尝试了近10种胶水,在半个月内赶制出1200枚奖牌。

此外,工艺师们还研发出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物件:一轮印着水墨画的皎洁圆月前,用泥塑制成的“嫦娥”独倚栏杆,按下开关,点亮“圆月”,中秋定制款台灯展现眼前;一只红色泥塑小兔在球形的玻璃罩中,它不仅是八音盒、小夜灯,还是一个“大展宏兔”加湿器……这些巧思,出自惠山泥人厂44岁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周璐之手。

“灵感源于日常生活,只要找到连接点,传统泥人也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周璐说。

时尚元素“碰撞”非遗文化

嘟嘟脸、背带裤,这是大阿福?不,这是潮流玩具“倷泥摩摩”。

“在传承经典形象的同时,我们也想做一款年轻人喜爱的潮玩盲盒。”惠山泥人厂的文创团队经过调研,了解到90后、00后年轻人更喜欢具有时尚气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便与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对“阿福阿喜”进行挖掘,前后修改了数十版方案。

惠山泥人厂副总经理王杰拿出当时的设计图纸:“最终提取出圆脸、发髻、肚兜这3个有辨识度的元素加以二次创新——女孩发髻上增加发带、男孩穿着时尚的背带裤。

潮玩的名字来自一名本土音乐人为泥人创作的主题曲,团队发现用无锡话讲惠山泥人时发音像NANIMOMO,节奏轻快又有潮流感。经过讨论,潮玩的新形象取名为倷泥摩摩(NANIMOMO)。

团队结合无锡本土美食设计系列主题盲盒,一经推出,便在线上线下受到欢迎,月销量最高时达1万盒。

开发文创,一度也面临不同声音。“我担心这一步迈得太大。”夏征是从业30多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使用PVC新材料、进行3D打印批量生产的潮玩,是否会超越传统的边界?迎合市场是否会“拉低”惠山泥人的品质和文化定位?夏征等从业者在思考。

然而,老师包養行情傅们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以前,惠山泥人的订单每月一两万元,2020年以来逐步增加,现在稳定在每月20万元。”夏征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外地游客在买了盲盒后,开始好奇和关注其背后的非遗文化:“原来这就是惠山泥人。”

王杰坦言,从实践来看,惠山泥人给了潮玩产品文化底蕴,而网红产品又让非遗焕发活力,两者互为支撑、互相反哺。现在,惠山泥人厂扭亏为盈,去年还新招了4名00后学徒,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我们要守得住传统,也能跟得上新潮。”夏征说,如今,传统惠山泥人与倷泥摩摩在产品设计上互相启发借鉴,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沉浸体验“解锁”消费场景

周末,无锡南长街一间紧邻古运河的咖啡店。顾客赵女士翻开菜单,上面罗列着“阿福摩卡”“阿喜拿铁”“泥人美式”……店长马柯热情地介绍:“我们是‘倷泥摩摩’咖啡店。”

“惠山泥人,以前我只在图片上看过,没想到还能跟咖啡结合。”在店长的提示下,赵女士注意到,这间咖啡店的与众不同:江南园林式的门窗下,摆放着一排“大阿福”;地板和桌布的颜色,都是经典的“泥人红”;桌椅左侧是一排排倷泥摩摩文创专柜;对面的展示区,还有一名老师正在现场捏泥人。

赵女士选择了“咖啡+体验”套餐:除了喝咖啡,还能学习“捏泥人”的简单操作。

“我叫朱雪琴,来自惠山泥人厂,从事这项工作30年。现在我一边在咖啡店教捏泥人,一边赶制厂里订单。这些大大小小的泥人,就是客人订购的产品。”现场老师这样介绍自己。

“好酒也怕巷子深。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除了将人请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王杰说,尝试“咖啡馆+泥人体验店”,不仅因为咖啡馆氛围轻松休闲,客人停留的时间更充裕,还考虑到业态模式的可复制性。

马柯介绍,对于这一非遗项目的开发,无锡市政府还给予专项补贴,店铺租金低于周边价格一半以上。目前,每天店里客流约200人次,周末、节假日可达500人次。在无锡,“倷泥摩摩”咖啡店已经陆续开了10家,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公园等多个场所。

“从拓展功能性,到解锁新材料新工艺,再到走进人们的生活,惠山泥人的非遗创新始终在路上。”王杰说,下一步还将与食品、文创、服装类大型连锁品牌合作,以传统又现代的面貌、丰富且沉浸的体验,让更多人了解泥人、传承非遗。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查包養經驗产 彰时代新义)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惠山泥人创新呈现形式、融合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下去。

当传统泥塑艺术遇到现代金属制品,会发生什么?

今年春节期间,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美好生活登山节”上,完赛的包養行情选手们惊喜地领到一份特殊奖品——“惠山泥人奖牌”。彩绘着惠山古镇的铝合金材质奖牌上,镶嵌有小巧精致的传统惠山泥人“阿喜”,吸引了许多目光。

“这一奖牌是为登山活动定制的,我们对‘阿喜’形象进行了创新:脸蛋更圆、眉眼含笑,与金属质地相得益彰,也与惠山古镇浑然一体。”奖牌设计者、无锡市惠山泥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汉庆介绍,将传统泥塑艺术与现代金属制品相结合,让奖牌既美观又实用,兼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奖牌的“出圈”,离不开惠山泥人手艺人和相关从业者的不断努力。文创台灯、潮玩盲盒、非遗主题咖啡馆……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惠山泥人正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

传统工艺“牵手”金属材料

惠山泥人是用惠山黑泥制作的彩色泥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中“阿福阿喜”憨态可掬的形象十分经典。清朝时期曾有相关大小作坊40多家,而后许多作坊一度倒闭。1954年,地方政府将艺人与作坊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进行生产,1958年更名为“惠山泥人厂”,2012年成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然而,非遗传承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随着市场变化,传统的‘阿福阿喜’渐渐被各类新潮玩具比下去。”惠山泥人厂常务副总经理夏征介绍,厂里最少时仅20个师傅,2019年之前连续多年亏损,陷入生存困境。其实,2002年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后,泥人厂也曾尝试创新,包養網但产品设计受传统思路局限,仍以“阿福阿喜”和戏曲人物等经典形象为主,创新始终“小打小闹”,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大多也未离开摆件这一传统功能。

创新,迫在眉睫。

2020年,惠山泥人厂开始结合节庆活动、传统民俗等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

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是第一步。以奖牌的创制为例,周汉庆介绍,惠山周围的稻田中,有种“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的黑色黏土。团队延续这一原料,用黑泥手工捏出4寸大小的“阿喜”后,开模“复刻”出尺寸统一的泥坯。两种材料的融合如何实现?为了泥人与金属的第一次“牵手”,周汉庆和同事们尝试了近10种胶水,在半个月内赶制出1200枚奖牌。

此外,工艺师们还研发出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物件:一轮印着水墨画的皎洁圆月前,用泥塑制成的“嫦娥”独倚栏杆,按包養網 花園下开关,点亮“圆月”,中秋定制款台灯展现眼前;一只红色泥塑小兔在球形的玻璃罩中,它不仅是八音盒、小夜灯,还是一个“大展宏兔”加湿器……这些巧思,出自惠山泥人厂44岁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周璐之手。

“灵感源于日常生活,只要找到连接点,传统泥人也可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周璐说。

时尚元素“碰撞”非遗文化

嘟嘟脸、背带裤,这是大阿福?不,这是潮流玩具“倷泥摩摩”。

“在传承经典形象的同时,我们也想做一款年轻人喜爱的潮玩盲盒。”惠山泥人厂的文创团队经过调研,了解到90后、00后年轻人更喜欢具有时尚气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便与一家设计公司合作,对“阿福阿喜”进行挖掘,前后包養網修改了数十版方案。

惠山泥人厂副总经理王杰拿出当时的设计图纸:“最终提取出圆脸、发髻、肚兜这3个有辨识度的元素加以二次创新——女孩发髻上增加发带、男孩穿着时尚的背带裤。

潮玩的名字来自一名本土音乐人为泥人创作的主题曲,团队发现用无锡话讲惠山泥人时发音像N包養ANIMOMO,节奏轻快又有潮流感。经过讨论,潮玩的新形象取名为倷泥摩摩(NANIMOMO)。

团队结合无锡本土美食设计系列主题盲盒,一经推出,便在线上线下受到欢迎,月销量最高时达1万盒。

开发文创,一度也面临不同声音。“我担心这一步迈得太大。”夏征是从业30多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使用PVC新材料、进行3D打印批量生产的潮玩,是否会超越传统的边界?迎合市场是否会“拉低”惠山泥人的品质和文化定位?夏征等从业者在思考。

然而,老师傅们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以前,惠山泥人的订单每月一两万元,2020年以来逐步增加,现在稳定在每月20万元。”夏征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外地游客在买了盲盒后,开始好奇和关注其背后的非遗文化:“原来这就是惠山泥人。”

王杰坦言,从实践来看,惠山泥人给了潮玩产品文化底蕴,而网红产品又让非遗焕发活力,两者互为支撑、互相反哺。现在,惠山泥人厂扭亏为盈,去年还新招了4名00后学徒,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我们要守得住传统,也能跟得上新潮。”夏征说,如今,传统惠山泥人与倷泥摩摩在产品设计上互相启发借鉴,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沉浸体验“解锁”消费场景

周末,无锡南长街一间紧邻古运河的咖啡店。顾客赵女士翻开菜单,上面罗列着“阿福摩卡”“阿喜拿铁”“泥人美式”……店长马柯热情地介绍:“我们是‘倷泥摩摩’咖啡店。”

“惠山泥人,以前我只在图片上看过,没想到还能跟咖啡结合。”在店长的提示下,赵女士注意到,这间咖啡店的与众不同:江南园林式的门窗下,摆放着一排“大阿福”;地板和桌布的颜色,都是经典的“泥人红”;桌椅左侧是一排排倷泥摩摩文创专柜;对面的展示区,还有一名老师正在现场捏泥人。

赵女士选择了“咖啡+体验”套餐:除了喝咖啡,还能学习“捏泥人”的简单操作。

“我叫朱雪琴,来自惠山泥人厂,从事这项工作30年。现在我一边在咖啡店教捏泥人,一边赶制厂里订单。这些大大小小的泥人,就是客人订购的产品。”现场老师这样介绍自己。

“好酒也怕巷子深。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除了将人请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王杰说,尝试“咖啡馆+泥人体验店”,不仅因为咖啡馆氛围轻松休闲,客人停留的时间更充裕,还考虑到业态模式的可复制性。

马柯介绍,对于这一非遗项目的开发,无锡市政府还给予专项补贴,店铺租金低于周边价格一半以上。目前,每天店里客流约200人次,周末、节假日可达500人次。在无锡,“倷泥摩摩”咖啡店已经陆续开了10家,分布在历史文化街区、公园等多个场所。

“从拓展功能性,到解锁新材料新工艺,再到走进人们的生活,惠山泥人的非遗创新始终在路上。”王杰说,下一步还将与食品、文创、服装类大型连锁品牌合作,以传统又现代的面貌、丰富且沉浸的体验,让更多人了解泥人、传承非遗。

新春走基层|两代村医的坚守 三代查甜心寶貝包養網人的传承_中国网

2月20日,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卫生室,结束包養網價格了一天的工作的梁柱明(右)拉起二胡包養,梁德和与儿子在一旁聊天。

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村医梁柱明和儿子梁德和接力扎根乡村,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1968年,梁柱明接受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受父亲影响,梁德和也投身医学,1998年毕业后回到村里与父亲一起包養網比較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环江村人口近5000人,梁柱明、梁德和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只要包養村民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从入户进行慢病随访到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从治病救人到完善村民健康档案,梁柱明和梁德和把群众的健康放在了心里。

如今,梁德和的儿子梁思为也成了一所医包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毕业后也要回到这里,跟爷爷、爸爸一起,守护好大家的健康。”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