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村”查包養網心得里的两组“实验”_中国网

眼下,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芍药花开正盛,两组围绕芍药展开的“实验包養”也在同时进行。
  第一组“实验”的主人公是驻村第一书记田勤思。他的“实验器材”相当简陋——一排装着透明液体的玻璃花瓶,各自插着几朵芍药鲜切花,每个瓶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清水”“营养液”“糖水”等字样。田勤思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一次,嘴里还念念有词,“糖水里的鲜切花开得不错,要不再加一些营养液进去看看效果……”
  田勤思解释道,2021年起,徐白村开始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发展芍药鲜切花产业。当年种下的芍药如今迎来了第一次产花期,村上也是首次通过直播卖鲜切花,正是展现成果的时候。
  “直播间里常有观众问鲜切花要用什么水来养,直播团队也没有经验,为了给观众一个答复,我就做了这组‘野路子’实验,边卖边学。”田勤思说,“直播间里卖的花来自村集体和农户,既然村上选准了这个产业,我们也丝毫不能马虎。”
  令田勤思惊喜的是,鲜切花的火热程度超出预期,不到两周时间,村上就卖出大约30万朵芍药鲜切花,平均每支3元钱。
  一旁的徐白村党支部书记邓祖保介绍:“徐白村种了几百年芍药,以前却从没卖过鲜切花。村民们都是取芍药的根当作药材来卖,3至4年才能收获一次,亩均收入7000元左右;而芍药花‘一岁一枯荣’,从种后第三年产花期开始,每年都可以切花,亩均收入约17000元。”
  除了通过村里的直播间卖鲜切花,村民们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今年70岁的徐白村村民高敢成说,自己在村上的包養網心得芍药园做些除草、切花的零工,每年能挣7000多元。村里的芍药园还吸引来不少游客,老乡们带着家里的鸡蛋、蜂蜜、红苕粉等农产品来卖,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我顶多算是个土专家,芍药未来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我们村里的真专家。”田勤思说。随后记者被带到了第二组“实验”的所在地——芍药科技小院。2023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设立195家科技小院,徐白村的这所小院就是重庆入选的15家科技小院之一。
  小院里,西南包養大学学生湛余和李海霞正俯下身子,观察并记录着芍药幼苗的生长情况。
  “小院旨在开展芍药的品种培育和种苗繁育实验包養網。”湛余说,平时她们会在资源圃里观察各类引进品种在垫江的生长情况,帮助选育更多适合垫江的品种。
  “观察记录之余,我们也会到村上的直播间帮忙。借此机会我们可以更贴近鲜切花市场,了解市场的喜好,这是在课堂和实验室中没法学到的。”李海霞说。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垫江芍药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眭顺照介绍,除了芍药的选育工作外,项目团队正在钻研芍药的组培和肉质根繁育技术,目前在实验室中,两者均已经取得初步进展。相较于包養網传统的分株繁育模式,组培和肉质根繁育可以大大提高芍药繁育效率。
  田勤思说,目前垫江的种苗多是从别的地方引进,西南大学团队的实验成功后,将有效解决扩种芍药时种苗供应不上的问题。
  徐白村里的两组“实验”,连接着高校、农村和市场,无论专业与否,都为乡村振兴添了一把力。   (记者赵佳乐)新华社重庆电

中国海洋经济复苏强劲_中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国网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6.0%——

中国海洋经济复苏强劲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海洋经济强劲复苏助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2023年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持续显效,资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海洋经济复苏强劲、量质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海洋制造业包養增速高于全国。2023年,海洋制造业增加值2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7.0%,比全国制造业增速高2个百分点。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船舶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已进入产品全谱系发展新时期。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全年实现增加值872亿元,比上年增长5.9%。

——海洋服务业助推国民经济增长。2023年,海洋服务业增加值5896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7%,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国民经济增长助力。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恢复较快,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7623亿元,比上年增长8.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近110亿吨。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居民旅游需求得到释放,多家邮轮港实现邮轮复航。

——海洋能源、食物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渤包養網比較中26-6亿吨级油田等勘探取得新发现,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8%和9.1%,海洋原油增产量连续4年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60%以上,成为能源上产的关键增量。二是深远海养殖加快推进,优质海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超3500万吨,同比增长近3%,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169个,比2022年增加16个,沿海各地深远海养殖装备制造和投产运营不断取得新进展。三是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积极推进,天津、山东、浙江等地海水淡化项目稳步推包養进,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规模超30万吨/日。

三大需求拉动海洋经济量质齐升。从消费看,海洋领域消费持续恢复向好。“随着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包養網,海洋旅游消费市场明显回暖,带动沿海地区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性消费快速恢复。”崔晓健介绍,2023年海洋客运量、海洋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22.3%、125.4%。海洋旅游消费趋向多元化,融合业态不断涌现,“演艺+海洋旅游”“博物馆+海洋旅游”等模式成为新热点。居民饮食逐步向品质化升级,海洋水产品消费市场供需两旺。2023年全国水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4.7%,海洋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9%。

从投资看,海洋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在港口建设方面,2023年1至11月,沿海港口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5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包養網10.5个百分点,港口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从对外贸易看,2023年中国海洋船舶工业的海船完工量、新接海船订单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船舶出口至19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5.4%。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82.7%。2023年,全国沿海港口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4%,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近10%。

崔晓健认为,面对2024年的挑战,在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助力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前行。(记者孔德晨)

国查包養網新办就推进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_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3月1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推进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大家介绍推进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先生,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先生,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先生。他们将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陈敏先生介绍情况。

2024-03-01 10:02:34

水利部副部长 陈敏: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我国江河洪水多发重发,7月底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部分支流发生超实测记录洪水,防汛抗洪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灾区人民群众,亲自部署、亲自指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重要部署,专程到黑龙江、北京、河北、天津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强调“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会同省级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近期、中期、远期治理目标,全力推进以京津冀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整体提升流域防洪能力。

一是抓紧修复水毁水利设施。去年汛后,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及时指导地方加快水毁损失核查,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及时全部发放到位,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指导地方抓紧修复水毁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农村供水、农田灌排、水文等水利设施。目前,重点水毁修复项目5542处,已修复4558处,确保2024年主汛期前高标准完成承担防洪任务的水毁工程修复重建。

二是加快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实施。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资金,加快灾后水利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筛选项目,形成项目清单,分三个批次全部下达,并联合水利部出台2023年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管理办法,组包養網织指导地方分类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开工、建设管理、投资计划执行、工程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全流程管理,确保水利项目建设进度符合要求。目前,已实施国债水利项目1488个,完成投资293.1亿元,总体进展顺利。

三是完善海河、松花江、辽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京津冀等北方地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流域和区域,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针对流域防洪薄弱环节,加快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和近期治理实施方案编制。京津冀为重点的海河流域,加快完善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针对重点地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合理建设外围蓄洪分洪排洪工程,优化防洪格局。同时,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下一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地方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水利建设工作,确保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加快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我就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包養網排名

2024-03-01 10:14:52

陈文俊:

谢谢。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4-03-01 10:16:44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时指出,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请问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另外,增发国债支持海河等流域防洪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2024-03-01 10:19:14

陈敏:

水利部指导各地水利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积极利用增发国债资金,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全面复盘检视海河流域防洪体系,针对“23·7”洪水暴露出的问题,立足全局和长远,系统谋划海河流域系统治理思路举措,大力推进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一方面,加快水毁修复和灾后水利工程建设。各省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工作推进机制。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定期调度项目实施,及时跟踪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配套资金、要素保障等难点问题。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细化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办法。省级水利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项目台账,分项目类型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工作完成时限,比如四川省水利厅按照工作台账10余次协调推进项目实施。二是加强对市县的指导督促。省级水利部门指导市县水利部门,“一项目一策”制定实施计划,细化工作责任。比如,湖南省水利厅组建14个督促服务组,抽调精干力量开展“百名干部专家下基层、联项目、送服务”,提供政策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比如,贵州省水利厅按照开工、建设、竣工“三到场”,指导市县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全覆盖管理。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开展两次水利项目组织实施推进会,联合派出工作组对建设任务比较重的省份开展实地督导。各地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进新开工项目审查审批和开工建设。目前,京津冀等受灾严重省份正加快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增发国债支持的水毁修复项目已全部完成前期工作,陆续开工建设。对于整个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各地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正全力加快建设进度。

第二方面,加快完善海河、松花江、辽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结合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和近期防洪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立足近5年、着眼2035年、展望2050年,统筹近期、中期、远期治理目标,论证提高重要保护对象防洪标准,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加快形成海河、松花江、辽河等流域防洪体系新格局,全面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目前,海河流域子牙河青山水库开工建设,娄里水库批复立项,陈家庄、张坊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永定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新河、漳河等重点骨干河道治理加快实施,永定河泛区、东淀、文安洼、献县泛区、小清河等国家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可研已批复,争取尽早开工建设。辽河干流防洪治理、松花江流域拉林河和蚂蚁河等河道治理工程正加快推进。

我就回包養網心得答这么多,谢谢。

2024-03-01 10:19:26

中新社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增发国债的。请问,这次增发国债主要投向哪些领域,有哪些重点?水利领域获得的支持情况如何?谢谢。

2024-03-01 10:28:02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 张祥伟:

这次国债支持的水利项目比较多,资金投入大。这些领域,主要集中在防洪治理、河道治理、灌区建设等。从整体情况看,全国大概有7000多个支持项目,现在已经实施了1400多个。从进度看,因为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水利部和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筛选,各地充分利用冬季时间,特别是北方地区克服冬季施工条件比较差等困难,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总的来看,建设进度跟往年相比要好一些。具体情况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同志来补充。

2024-03-包養網 花園01 10:30: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袁达:

谢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防洪治理重大工程。2023年全年水利建设投资增长了10%,达到了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些都对提升我国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7月底、8月初,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降雨、地质灾害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完善流域特别是北方地区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再次强调,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要求把增发国债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国务院领导同志也对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作出明确部署。

本次增发国债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共设置了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等8个投向,并将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支持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具体可以表现为“三个最”:一是覆盖范围最广。共包含12个具体项目类型。涉及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各方面建设,基本实现了防洪排涝减灾项目类型全覆盖。二是支持标准最高。大幅提升了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和定额标准,最大程度减轻地方筹资压力。三是投资规模最大。水利领域全口径安排国债资金额度,超过了本次增发国债总规模的一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支持力度,督促地方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切实管好用好国债资金,提升防洪治理能力,确保江河安澜。谢谢。

2024-03-01 10:45:32

凤凰卫视记者:

刚刚袁达副秘书长也提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增发的国债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谢谢。

2024-03-01 10:46:33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 关锡璠:

谢谢您的提问。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提高投资的精准性有效性,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迅即行动,从工作机制、前期工作、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着手,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推动增发国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截至今年2月,我委已商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全部下达了1万亿元国债项目清单,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强化增发国债工作的组织协调。增发国债工作开展之初,国家层面即成立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工作机制,下设综合组、要素保障组和6个行业项目审核组,切实加强对增发国债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协同推进项目实施要件办理,严格审核各地上报的国债项目。为后续项目快安排、工程快实施、资金快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也按要求成立了本地区增发国债工作机制。

二是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和组织实施。去年11月,增发国债工作机制下发通知要求地方申报项目以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管理业务指导会,指导地方正确把握国债资金投向,科学谋划做好项目储备、切实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全面加强项目组织实施。相关领域国债项目清单下达以后,我委又会同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召开项目组织实施推进会,要求高质量推进项目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国债资金效益。目前,我们已经指导各地对照项目清单建立工作台账,逐个项目提出前期工作进度、建设实施安排和资金支付时间表,按照实施进度做好资金支付计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项目资金下达、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有人管、有人盯、有人负责。

三是完善增发国债管理制度。制定国债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清单下达、建设实施、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委和相关部门也结合行业特点和项目特性,研究制定了各领域项目管理办法,作为实施的重要规范,初步构建了“1+N”的管理制度体系。各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制定本地管理细则,不断规范完善全流程监管的制度设计。

当前,国债项目已转入组织实施阶段,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发挥国债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深化国家和地方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指导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依托本地区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增发国债工作牵头作用,督促协调有关方面加快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强化定期调度分析,保障工程顺利建设。

二是切实抓好国债项目的组织实施。持续督促各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监管,对照年底前国债资金使用完成的总目标,不断校准工作方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实施。

三是强化国债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按照增发国债工作机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我们将在组织地方做好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督导,综合考虑国债项目实施的任务量、重大项目分布等情况,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开展实地督导,推动加快国债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同时,注重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做好督导情况通报,督促地方抓好跟踪落实,确保国债项目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谢谢。

2024-03-01 10:47:01

封面新闻记者:

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中,蓄滞洪区的使用引发关注。请问,本次灾后重建中蓄滞洪区建设有什么进展?谢谢。

2024-03-01 10:49:44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 姚文广:

谢谢记者朋友提问。海河流域共有28处蓄滞洪区,在去年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先后启用了8处蓄滞洪区,包括永定河水系的永定河泛区,大清河水系的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子牙河水系的宁晋泊、大陆泽、献县泛区,漳卫河水系的共渠西,这8处蓄滞洪区共蓄洪滞洪25.3亿立方米,相当于175个西湖的水量,对减轻中下游沿线防洪压力起到了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效非常显著。同时,在蓄滞洪区运用中,也暴露了堤防标准低、进洪退洪控制性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加快工程设施建设。

水利部将蓄滞洪区作为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会同相关部门和省(市)统筹推进蓄滞洪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工作中,强化指导,督促有关省(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特事特办,集中技术力量优先组织蓄滞洪区建设项目技术审核,科学严谨快速论证项目内容;加强沟通,积极协调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争取项目投资,为项目推进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汛后以来,永定河泛区等22处蓄滞洪区建设项目可研已获批复,其中小清河分洪区等10处蓄滞洪区项目已基本落实建设资金,目前正在抓紧推进工程初设报告编制和审批工作,计划于今年6月前陆续开工建设。宁晋泊、大陆泽蓄滞洪区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正在抓紧施工,预计2025年6月完工。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指导,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实现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目标。谢谢。

2024-03-01 10:50:59

海报新闻记者:

请问,灾后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确保今年汛前完成修复任务、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洪水?谢谢。

2024-03-01 10:58:22

姚文广:

谢谢。截至今天,全国纳入水利部统计范围的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共5542处,已经修复了4558处,总修复率达82.2%,我们判断,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其中,京津冀3省(市)涉及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水毁修复项目共412处,目前已修复326处,修复率达79.1%。

为加快水毁修复进度,确保主汛期前完成修复任务,恢复防洪功能,水利部及时安排部署,去年汛后立即印发通知,组织各地逐项目建立台账,明确修复责任人、主要修复内容和修复时限,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跟踪调度指导,严格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每月通报水毁修复进度,督促进度较慢地区加快项目实施。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5省(市)受灾较重、修复任务较重、受冬季低温冰冻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指导5省(市)优化前期工作程序、配足施工力量、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按时完成修复任务。加强监督检查,计划自4月份起对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重点水毁修复项目开展督查暗访,聚焦修复责任落实、项目台账管理、修复进度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水毁工程修复质量、修复进度。谢谢。

包養

2024-03-01 10:58:36

人民日报记者:

关于增发国债的问题。近日,增发国债项目已全部下达完毕,各地正在抓紧推进项目实施。请问,在水利领域方面有哪些工作进展?谢谢。

2024-03-01 10:59:50

张祥伟:

谢谢您的提问。这次国债支持水利项目类型多、项目数量多、资金投入大。刚才袁达副秘书长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面对这么繁重的国债资金水利项目实施工作,水利部动员全系统力量,会同地方各级水利部门,上下联动,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做好国债水利项目实施。我们主要是从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建设单位优化施工组织,配强技术力量,增加施工机械、装备和人员,尽量多增加工作面,特别是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这些投资,以周为单位倒排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投资计划执行、资金支付,尽可能多的增加实物工作量。比如,去年受灾严重的河北涿州市,兰沟洼蓄滞洪区分洪口堤防修复工程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同时,总投资10亿元的北拒马河治理工程正在加快实施。

其次,推进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围绕今年6月底前项目开工的要求,各地逐项目制订前期工作计划,对已完成审查审批项目,抓紧做好招投标、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能开早开;对于尚未审批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抓紧用地、环评等要件办理,推动项目开工建设。目前,重大项目方面,国债支持的长江安徽铜陵段治理、江西乐平水利枢纽、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预计3月底还将开工陕西蒋家窑则水库,黄河干流宁夏段治理,海河流域的潮白河治理和河北献县泛区、北京永定河的小清河蓄滞洪区建设,以及江西峡江和湖南梅山灌区等一批重大工程。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专门针对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情况建立了信息系统,逐月逐项目跟踪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并建立通报机制。项目单位每月10日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及时填报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进展情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监控,保证国债资金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水利部门通过稽察、巡查、暗访、质量飞检、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措施,落实项目法人、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同时,对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重点监管,比如,湖南省将国债水利项目实施纳入了清廉湖南水利建设重要内容,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今年以来,各地克服冬季施工不利影响,加班加点推进工程建设,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建设进度在逐月加快。目前,北京、四川、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安徽、云南、广东等10个省份完成投资,均超过了10亿元。这次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管理要求高,今年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派出工作组、专项稽察组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工程实施进度、质量安全、投资计划执行等情况,发现问题紧盯整改,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保证资金使用效益。谢谢。

2024-03-01 11:00:03

中宏网记者:

去年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求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请问这个规划目前的实施进展情况怎么样,完成进度如何?谢谢。

2024-03-01 11:09:54

袁达:

谢谢您的提问。为有序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系统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制定了《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后已印发实施。

《规划》紧紧围绕海河安澜、区域长治久安这一目标,统筹布局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着力补齐气象、应急等领域短板弱项,采取措施帮助灾区群众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提升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整体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重要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规划》实施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立足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快推动倒损民房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同步抓好水毁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等领域恢复重建,改善灾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巩固提升上游调蓄能力;加快重要堤防和河道的综合治理,畅通中游泄洪通道;全力推动蓄滞洪区建设,减少淹没损失和淹没时长。三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灾返贫,在确保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立增发国债项目的有效投资落实机制、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国债资金发挥利国利民实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保障规划实施,我委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中对规划内项目予以了大力支持,共计安排国债资金约2000亿元,优先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领域项目,着力推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领域中急需、管用的项目实施。目前,规划内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领域,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灾区相关基础设施修缮加固已基本完成,恢复重建项目正在抢抓工期加快推进,力争尽早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刚才陈敏副部长、姚文广司长都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今年主汛期之前承担防洪任务的水毁水利工程将全部完成修复任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领域,有关部门强化指导,科学开展评估论证,推动加快重大项目审查审批进度。北京市温潮减河工程、北拒马河治理等重大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正在按照计划有序做好开工前的建设准备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协调各有关方面,加快推进规划实施,高质量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谢谢。

2024-03-01 11:13:31

陈文俊:

最后一个问题。

2024-03-01 11:20:00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很重,请问水利部下一步结合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2024-03-01 11:21:25

陈敏: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如您所说,近年来,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的特点,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水利部坚持“两个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适应极端水旱灾害频发“常态”,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切实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一是优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从流域整体着眼,准确把握流域特点及洪水特征,加快完成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提高河道的行泄洪能力,增强洪水调蓄能力,确保分蓄滞洪区分蓄洪功能,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是全力推进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防洪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台账管理,加强调度会商,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多开早开。今年,争取开工一批防洪重大项目,比如长江流域的沅江宣威水库、长江干流安徽段治理工程,黄河干流上游河道治理工程,淮河流域的淮干峡山口—涡河口段,海河流域的东淀、献县泛区等国家蓄滞洪区建设,珠江流域柳江洋溪水库,太湖流域的交溪上白石水库等工程,推进辽河干流堤防全线达标建设。加快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海河流域漳河治理等一批防洪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同时,统筹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是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重点围绕流域防洪、水库调度实际需求,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加快构建科学精准的防洪调度体系,完善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强化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减灾效益。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2024-03-01 11:21:40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

2024-03-01 11:25:22

查包養文化振兴释放乡村旅游新动能_中国网

新华社南昌电(记者王小鹏 陈毓珊 任垚媞)农家乐曾一度是我国乡村旅游的代名词,主打的是亲近自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乡村文化被“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曝光度不断提高,红色资源得到更好利用……文化传承创新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看得见乡愁

午后,66岁的俞志良坐在自家民宿的餐厅,端起一杯村里自产的红茶,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要到很远的地方赚钱,现在吃上了‘旅游饭’,坐在家里就能有不错的收入。”
  俞志良在深圳打拼了32年,最近决定回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石门坊、门神石鼓、人物砖雕、安装玻璃的天井……包養俞志良家的民宿不仅保留了徽派民居白墙黛瓦马头墙的经典外观,同时运用了落地窗和电梯等现代建筑元素。“我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房屋设计,既记住乡愁,住起来也更舒适。”他说。
  石门村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是多方面的。“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着先贤修身治家格言。当地河流绕村而行的优美生态,加上这些乡村文化元素,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
  距离石门村约半小时车程的婺源篁岭村是世界级“网红”景点,去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在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崖上古村,传统民俗得到了“重生”。篁岭晒秋、板龙灯巡游、印米糕制作展示……在篁岭天街的黑板上,每天的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节目安排得满满当当,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沉浸式体验婺源乡土文化。景区工作人员程虹介绍说,今年夏天计划再增加婺源灯彩巡游等文化活动。
  在江西井冈山深处的茅坪镇神山村,打糍粑是一大民俗特色。来自上海的研学团围着村民左香云家门口的石臼跃跃欲试,你一抡我一锤,嘴里念着当地俗语:“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在民俗体验等项目带动下,神山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几年前,神山村只有二十几人留守,如今常住人口已有170人左右。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包養行情是2015年的近11倍。”

非遗“活起来”

李坑村是婺源开展乡村旅游最早的景区之一。从村口沿着溪边小道前行,浓郁的绿茶香扑鼻而来。制茶师从竹篾盘上捧起一把青绿的鲜叶放入铁锅中,不断用手翻动,新鲜的茶叶在锅中嗞嗞作响,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看。
  对岸的徽派古建里,“90后”李书文正以刀代笔,在竹片上雕刻新作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李书文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竹雕技艺。“这两年竹雕制品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包養網心得化。”李书文说。
  在篁岭村,一把有着超过800年历史的甲路油纸伞撑起了婺源乡村旅游的古朴浪漫,成为不少游客在打卡时必不可少的潮流单品。几年前,婺源当地人曹文娟在篁岭开了一家油纸伞店,同时向游客展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工艺。她说,店铺最多时一天能卖出一百多把油纸伞,收入是在温州打工时的好几倍。
  浙源查氏酿酒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查永红在婺源石门村、李坑村和篁岭村等景点都开了店铺。他将非遗酿酒技艺创新升级,吸收借鉴多种酿制工艺,多款新创酒品受到游客喜爱。“非遗技艺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传承发展。”查永红说,将店开到村里,就是为了让技艺更贴近游客。
  近年来,婺源县持续推动非遗进景区,让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今年1至3月,婺源全县接待游客797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8%。

红色研学“热”

深圳科学高中上千人红色研学团近日来到井冈山茅坪镇,追寻红色足迹。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6岁的陈品旭对着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一面墙上的标语驻足许久。“来到这片土地,重走红军走过的路,更能切实体会到当时的不易,珍惜现在的生活。”他说。
  “近几年,红色研学越来越火。中小学生在井冈山住农宿、干农活、吃红军餐、走长征路,沉浸式走进历史、体验乡村生活,这样的教育更能直击人心。”带队导游肖雪梅介绍,像这样的大型红色研学团,她一年要接待十多个。
  通过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举措,井冈山走出了一条更包養網好利用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2023年接待研学团队573批次,共19.86万人。江西瑞金的朱坊村,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仅一河之隔。红色资源盘活后,该村已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村”。86岁的村民朱景伟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的毛坯房打造成民宿后,一年能创收上万元。
  红色资源丰富的赣州市近些年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红色研学品质。在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游客通过裸眼3D技术沉浸式感受“一苏大”召开的场景。“智能讲解员穿上红军装,用动画还原红色历史,科技让红色研学更加有声有色。”叶坪革命旧址群讲解员黄露芬说。

查包養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非银支付”越来越好用了_中国网

掏出手机、扫二维码、轻点屏幕……只需十几秒,就可以轻松完成一笔支付。微信、支付宝等手机APP,已成为中国人常用的支付方式。

日前,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包養網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以国家立法形式,为支付行业未来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有利于促进支付服务市场长期规范健康发展。

“非银支付”有什么特点?《条例》的施行将给非银支付带来哪些影响?

动动手指即可付账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为中心,商业银行、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广泛覆盖、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其中,非银行支付业务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普通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常用APP进行收付款,便利多多。

“一键支付”更省心。“买菜、乘车、聚餐等场合的付款,金额不大却经常涉及付零找零。”在上海工作的王宇泓女士说,现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覆盖到几乎每一个小摊位,支付时十分方便。“尽管很多银行都在推广自家的网银APP,但是我并不想办理那么多银行卡。小额支付就是图个省事省心,银行卡或网银APP多了,管理起来反而麻烦。账户太多设置密码都是个麻烦事。”

让利促销有实惠。家住北京的王大爷最近有了一个新习惯:出门买东西之前总会瞄一眼手机,看看店家有没有推出优惠活动。如果有优惠券,就先在线上购买,再去门店使用。“前几天,女儿教我试着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购买优惠套餐券,的确便宜不少。比如我常吃的烧饼,线下买是1块5一个,线上有券时只要5角钱一个。这让我感觉买东西多了乐趣。”他说。

灵活取用能理财。在山西姑娘纪嘉欣眼里,非银支付除了便利自己在通勤、购物等小额交易时使用外,平台提供的理财增值服务也颇具吸引力。“微信有零钱通、支付宝有余额宝,对于打理手头零钱很有用。”纪嘉欣说,这些货币基金产品大多具有即时申赎功能,闲钱存进去并不耽误支付。而且在不使用资金时还能按日获得一定增值收益。这样一来,就兼顾了灵活取用与保值增值。

结算成本降低了。刘女士和家人在云南昆明经营一家小百货批发门店。以前,店里需要装一台性能过硬的验钞机。因为每次结账时,客户、商家会各自清点一遍现金,再让验钞机验一次。如果遇到哪一方点错了数目对不上,就得再重来一遍。如今,通过非银支付方式,结算时间由过去的几分钟缩短到了几秒钟。“我们干小百货批发的,来往的资金量不算大。去银行耽误时间,现金点钞又难免出错。随着非银支付越来越好用,我们减少了客户的等待时间,提升了他们的采购效率。”刘女士说。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非银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八成和一成,日均备付金余额超2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我国个人银行账户拥有率已超过9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说。

服务矩阵日益完善

扫码收付款之外,非银行支付机构还积极打通各类线上服务渠道、完善服务矩阵,为用户打造更丰富的支付场景。

支付宝APP将主页划分为“便民生活”“购物娱乐”“理财管理”“教育公益”等板块,用户可以直接在相关模块中实现机票预订、住房公积金查询等功能;在微信服务页面,用户也可以获得线上充话费、买保险、获取社保缴费信息等服务;在美团APP首页,“租车”“骑车”“买药”等功能被放在醒目位置,用户支付时系统会同时提供传统银行支付和非银行支付等方式供选择……

近两年,非银支付机构更加重视“支付场景”与“服务场景”的匹配。

“支付宝的出现,最早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互信不足的问题。支付宝推出的担保交易模式,推动了电商产业发展。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支付宝还推出了水电缴费、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类型的支付服务。”支付宝副总经理封俏说,目前,支付宝已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平台,近400万个小程序提供了医疗健康、市民服务、医保、交管、打车出行、购物点餐等服务,基本上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封俏说,支付是各类服务的纽带,支付宝积极为用户提供多场景下的支付服务。比如,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支付宝率先推出“外国人绑卡支付”以及“10个亚洲钱包直接入华扫码支付”等服务,方便了亚洲以及全球友人来华后的生活、旅游、商务。再如,针对视障用户输入信息难、感知支付结果难等痛点,支付宝新增了“语音输入付款金额”“声纹极速付款”等创新功能,让视障用户能够安全便捷地使用线上支付。

与此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借助自身用户规模优势打造开放平台,助力广大市场主体数字包養網心得化转型。

据微信支付产品合规负责人秦天雄介绍,在与银行机构等伙伴的持续互通合作下,微信支付先后推出微信红包、条码收单、刷掌支付等多项金融科技创新产品。通过在各类商业支付应用场景精耕细作,微信支付确保了数千万中小商户和个体经营者“支付无忧”。

“微信支付不仅为所有商家提供丰富的软硬件收款服务包養,而且积极帮助商家提升经营效率。比如,我们推出了‘个人经营收款码’,为相关个体户提供系统化收付款及SaaS服务;启动‘自立小店项目’,为残疾人商家定制免费提现额度;研发‘微工卡’产品,助力零工市场数字化运营;依托‘电子发票’‘电子小票’等产品和服务,倡导用户积极参与低碳行动。2023年7月,微信支付还全面升级外卡服务,支持入境用户在多场景中的消费需求。”秦天雄举例说。

新规护航更加安全

非银支付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同时,部分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泄露或者不当采集、使用用户信息等。

为此,《包養網条例》从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监管。比如,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且应当为实缴货币资本;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借用备付金,不得以备付金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担保;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对用户信息严格保密,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用户信息等。

“快捷、安全、普惠的现代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服务的特色亮点和重要标识之一。支付服务过去以商业银行为主,随着非银行支付服务快速发展,逐渐呈现出商业银行提供大额、对公支付服务为主,支付机构聚焦小额、便民支付服务,二者既有竞争、也有分工合作的新格局。”张青松说,《条例》适用对象是主要提供小额、便民服务的支付机构。这些支付机构笔均交易金额330元,与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社包養網排名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其建立起稳健充分的监督管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负责人王晟介绍,新规注重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他举例说,《条例》根据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新的分类方式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有利于防范监管空白,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同业务、同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对于新规的到来,市场各方普遍持欢迎态度。

财付通公司总经理郑浩剑说,新规顺应了支付服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条例》有利于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规范与引导,为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未来,包括监管部门、支付机构在内的各方还应持续努力,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打破支付壁垒,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支付场景、资金、信息、数据有机融合,让非银支付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条例》的顺利实施,支付市场将更加有序,支付生态更加健康,支付行业更好发展,以此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张青松说。(王俊岭 周 倩)

吳查包養行情惠芳代表:讓村落增加更多“書卷氣”_中國網

【我從下層來】

“物資充裕與精力富有如同永聯村美妙生涯的兩翼,缺一不成。既要比支出也要比文明,既要穿著好更要精力美。”這是江蘇省張家港市南包養平臺推舉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代表的“行動禪”。

2005年,吳惠芳脫下戎服、回抵家鄉,帶著同鄉們走上村落復興路。計劃扶植路況途徑、安頓住房、農貿市場包養網價錢、小學幼兒園、污水處置廠……短短幾年,永聯村這個傳統的蘇南小村落蝶變為財產旺盛、生態宜居的古代化“永聯小鎮”。

錢包鼓了、生涯好了,精力更要充裕。“我們要比精力、比文明,比誰家躲書多、比誰更安康!”吳惠芳代表說。

在永聯,文明運動中間、戲樓、農耕文明園等文明舉措措施配套齊備,村平易近有了更多休閑文娛的好往處。2023年,包養字畫社包養、美術館、永聯體裁館等新一批文明場合陸續啟用,為永聯村添了不少“書卷氣”“文藝范兒”。不消出村,村平易近們就能享用豐富的文明年夜餐。

包養網惠芳代表打算著,下一個步驟村里要加年夜對體裁和安康工作的投進力度,讓全部村平易近完成物資和精力的“雙重富饒”。

“精力富有了,美妙生涯才幹更有品德!”暢想將來,吳惠芳代表信念滿滿。


幫扶暖和精準,艱苦結業生查包養行情有了失業“慢車道”_中國網

原題目:幫扶暖和精準,艱苦結業生有了失業“慢車道”

日前,教導部發布《關于做好2024屆全國通俗高校結業生失業創業任務的告訴》,請求加大力度重點群體失業幫扶,完美精準幫扶機制,面向失業艱苦群體展開有溫度的失業幫扶。跟著春招陸續睜開,各地各校訂加緊任務,為結業生們順遂失業供給全方位支撐。

針對性幫扶,補齊失業短板

在西南師范年夜學,政法學院教導員地力富扎·塔依爾教員組織的石榴籽志愿辦事隊小著名氣。“我們要包養像石榴籽一樣牢牢抱在一路。國度有良多幫扶各平易近族先生的失業政策,我們要把這份暖和傳遞給每個先生。”地力富扎·塔依爾說。為了提包養高先生失業才能,辦事隊發布按期展開失業技巧培訓、收拾推送平易近族地域失業信息等多項幫扶辦法,為各平易近族先生疏浚失業途徑上的堵點。

對于多數平易近族先生而言,流暢的通俗話是失業的敲門磚。特殊是對于師范生來說,可以或許流暢地應用通俗話講課更是至關主要。

“學院2024屆畢包養網業生布海麗且姆讀年夜二的時辰,由於通俗話發音不尺度特殊憂?,曾找我傾吐。”地力富扎·塔依爾先容她往餐與加入學院專門為多數平易近族先生開設的說話合作項目。“顛末一年的盡力,她順遂取得了通俗話二級甲等證書,為失業奠基了堅實基本。”

年夜三時,布海麗且姆還餐與加入了黌舍面向全校2000多名多數平易近族先生舉行的失業練習營。黌舍每年組織的全國用人單元訪問調研,為先生們帶回第一手失業市場信息,輔助他們為失業做好充足預備。在這里,布海麗且姆清楚抵家鄉意向黌舍的僱用需求,對新疆的失業市場有了更深刻的清楚。

再過幾個月,布海麗且姆將走上任務職位,成為一名中學思政課教員。“一路走來,從進學之初的個人工作生活計劃課為我打好基本,到學期中教員們針對我的學業賜與精準輔助,再到‘一對一’的失業幫扶,這四年我走得很結壯,我也要把本身收到的這份暖和傳遞出往。”布海麗且姆告知記者。

善用資本,織成“失業輿圖”

北京航空航天年夜學宇航學院應屆碩士結業生孫培釗比來正式進職某企業,開端追隨屬于本身的“星斗年夜海”。孫培釗回想,收到口試告訴后,他查遍收集,關于這家公司的口試經歷帖百里挑一。隨即,他在手機上翻開北京航空航天年夜學為結業生定制的“失業輿圖”,盼望能查到相干信息。“我真的找到了一位師姐,經由過程體系直接聯絡接觸上她,就教了口試經歷,對單元有了更深清楚。”

精準獲取失業信息是求職的要害一個步驟。翻開“失業輿圖”,北京航空航天年夜學部門校友失業地區分布一目了然,點擊菜單,還可檢查各省區市失業資本、失業創業政策、經濟成長要害目標,以及重點企工作單元信息。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年夜學盤算機學院應屆碩士結業生唐鵬勝利進職中國航空產業團體公司成都飛機design研討所,先容經歷時,他說:“我的年夜部門失業資料是在線上自助打點的,不受實體窗口高低班時光的限制,機動高效。”教導員的領導和學院組織的失業分送朋友會,給唐鵬留下深入印象。“跟教導員交通后,我果斷了選擇航空科研院所的決計。在學院失業分送朋友會上,已進職的學長學姐分送朋友了求職口試經歷,幫我們晉陞了求職技巧。”

除了校友收集織就的“失業輿圖”導航定向,各地當局、高校供給的求職“加油包”也為艱苦結業生駛向“星斗年夜海”注進了彭湃動力。記者清楚到,北京地域高校結業生可經由過程請求取得北京市一次性求職創業補助1000元。除了北京市,山東、河南、江西、貴州等省份也延續了前幾年向艱苦結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助的做法,依據先生現實艱苦發放求職創業補助。“失業經過歷程中的路況、住宿、報考、求職衣飾等城市發生相干所需支出,這對于艱苦先生來講長短常現實的題目。我們在黌舍層面也建立了艱苦結業生失業幫扶專項助學金,對于無法承當相干所需支出的艱苦結業生,供給500至3000元不等的失業補貼,保證求職順遂停止。”江蘇師范年夜學年夜先生失業創業領導辦事中間主任韓洪政先容。

完美辦事,增進人崗適配

對外經濟商業年夜學2024屆統計學專門研究研討生董文雪來自山東淄博的一個村落。本科結業于一所通俗院校,令她在求職時心坎忐忑。“我的第一學歷沒有上風,又沒有豐盛的練習經過的事況,投了20多份簡歷都杳無音信。”

“在北京闖闖,仍是回家?”董文雪墮入了糾結。這時,山東省委組織部的選調生宣講會開到了黌舍。董文雪發明,淄博市有很是合適本身專門研究的職位,並且組織包養部為了便利考生餐與加入還在校內設置了考點。“以往優良學長們投身下層成長得也很好,機遇就在面前,又這般便捷,當然要往考。”導師的話解開了董文雪心坎的糾結。“考中選調生后,我也取得了幾個待遇不錯的留京機遇,但我垂垂地果斷起來:回抵家鄉,才是完成人生價值的最好往處。”董文雪說。

選擇回故鄉任務的還有江蘇師范年夜先生物迷信(師范)專門研究2023屆本科結業生梁彩銀。“結業后,當身邊的伴侶紛紜奔赴年夜城市的時辰,我如愿地回了故鄉,離開了這個我幻想開端的處所。”她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橫州市校椅鎮的一名村落教員。

由于家庭艱苦,梁彩銀在年夜學時代就獲得了江蘇師年夜的建檔贊助和失業幫扶。年夜學時代,梁彩銀介入了焦點失業才能培訓、個人工作生活嘉韶華、簡歷診斷和模仿口試等一系列“增肌賦能”的運動,接收了體系化的失業領導。“在下層失業典範的影響下,我很早就確立了本身的目的,回籍執教的志向也逐步變得清楚。”梁彩銀說。

記者包養網心得在采訪中清楚到,甘肅省請求各高校依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樹立幫扶任務臺賬,聚焦重點群體結業生需求,在春節假期時代為每一位重點群體結業生供給1次“點對點”簡歷修正、2次職位推舉輔助。云南省則聚焦失業艱苦結業生,摸索樹立全省同一規范的幫扶電子臺賬,面向全省高校殘疾人結業生、高職擴招服役甲士結業生等展開失業幫扶專項舉動,繚繞培訓賦能、失業增進、創業攙扶等方面綜合施策。北京市教委請求,各高校班主任、失業領導教員、兼任教員、教導員要與艱苦結業生結對,展開“一對一”或“多對一”幫扶;針對每一位艱苦結業生,要至多推舉5個有用職位、組織介入3次線上線下失業增進運動。

若何讓兜底辦法更無力、讓失業辦事更精準?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提出,應發動、激勵社會氣力對經濟艱苦家庭結業生、失業艱苦結業生停止幫扶。同時,對于無經濟支出起源的掉業結業生要實時賜與掉業保險基金接濟,供給不花錢技巧培訓、失業領導,輔助他們盡快失業。

臺灣“小鳳去九宮格會議梨”體驗東北漁獵文化_中國網

1月24日,冬令營營員羅正浩(右)和張畯在吉林省松原市鼎潤文化創意產業園展示他們制作好的魚皮項鏈。

當日,全國臺聯第三十屆臺分享胞青年冬令營吉林分營的營員們來時租到吉教學場地林省松原市,體驗東北的漁獵文化。以“攜手正青春 同心向未來”為主小樹屋題的全國臺聯第三十屆臺胞青年冬令營開營式23日在吉林長春舉辦。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舞蹈教室

訪談 時租場地

數智時期找九宮格來了,高校若何應對_中國網

原題目:數智時期來了,高校若何應對

“軟件”要隨著“硬件”一路變

場館預定、逐日菜品查詢、校友認證……高校的數智時期,悄但是至。

上海路況年夜學經由過程數字化手腕,可以或許實時把握先生和教職工的需乞降反應,黌舍還開闢了多個數字化利用法式,如聰明教室、數字化進修平臺等。清華年夜學也積極摸索數字化教導形式,開闢了在線課程、數字化藏書樓等資本。

越來越多的高校開端投進大批資金和精神,扶植智能化的校園硬件舉措措施,建成了聰明教室、智能試驗室、智能藏書樓等講授相干場景,也籠罩到了師生生涯中的方方面面。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成長計劃》,提出實行智能教導,應用智能技巧加速推進人才培育形式、講授方式改造,展開智能校園扶植,開闢智能教導助理,樹立以進修者為中間的教導周遭的狀況,完成日常教導和畢生教導定制化。

但是,跟著人工智能的疾速成長,高級教導作為社會的主要構成部門,也面對著史無前例的挑釁和機會。若何應對數智時期的變更?若何在數字化成長的經過歷程中,進步教導東西的品質,培育順應將來社會需求的人才?在信息爆炸的明天,高校還能給先生供給什么?這都是高校必需面臨的主要題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為此采訪了多位相干範疇的學者與高校擔任人,切磋在數智時期高校該若何應對挑釁,完成教導古代化。

“每個黌舍的信息化都在加速成長”

武漢年夜學接到先生反應,盼望黌舍上線一個掉物招領的利用法式,以此處理掉物難找、拾物難交的題目。

很快,一款智能利用平臺上線了,包括了信息掛號、后臺審核、物品認領招領回檔的流程。僅上線試運轉了兩周,這個平臺就輔助166論理學生找回了掉物。“我們盼望未來能安身于教導範疇,打造一款年夜模子。”武漢年夜學信息中間主任劉昕說。

從2020年開端,武漢年夜學就曾經把全校300多間教室“搬”到了網上。教員和先生依據課程表,進進線上“教室”的直播講堂里,簽到上課。

顛末3年的扶植,武漢年夜學網上處事年夜廳累計上線治理辦事流程240余項,本年則展開了治理辦事事項“一網通辦”“雙百打算”運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繚繞師生需求,應用現有的平臺和手腕,讓大師“處事更便利”。

“每個黌舍的信息化都在加速成長,武漢年夜學當然也不破例,我們也在抓緊機會推動任務。”劉昕感歎。

用上海路況年夜學教導技巧中間主任沈宏興的話說,“此刻的先生都是數字原居民,在衛生間里都要WiFi”。在上海路況年夜學打造的新型聰明講堂教室里,每個座位上面都有一個電源插座,“先生很愛好”。

本年10月,在青島舉行的高級教導展覽會上,包含劉昕、沈宏興在內的與會專家和學者,配合深刻切磋了數智時期高校教導的變更和應對戰略。他們以為,數智時期的到來,不只轉變了高校教導的內部周遭的狀況,也給高校教導帶來了外部變更。

良多分開校園多年的人,假如再次踏進高校,會驚奇地發明,方方面面的細節,比起本身記憶中的校園,曾經算是“天崩地裂翻天覆地”了:智能監控、人臉辨認、數字化簽到、聰明化治理、在線云講堂……不知不覺中,高校硬件舉措措施的智能化水平曾經成為權衡一所黌舍辦學程度的主要目標。

就像中國高級教導學會教導信息化分會理事長種連榮所說的那樣,新一代信息技巧正在普遍深刻地推進高級教導的立異和成長,教導信息化正在邁向數字化轉型階段。

在中國地質年夜學(武漢)“一廳五中間”的可視化門戶里,師生除了可以打點各類營業之外,也可以經由過程智能助手跟門戶停止一系列交互。

好比,先生問“宿舍網費免費尺度”,它會給出正確答復;假如一個先生發明門鎖壞了,智能助手會直接給他推送利用,領導他打點報修;此外,假如先生想經由過程智能助手查閱材料,門戶還會推舉相干文獻。

這個聰明門戶還能輔助舉行運動,用戶在運動引擎里新建運動類型,好比講座或競賽,隨后設置開端、停止的時光和舉行的場合,輸出簡介,還可以在后臺設置報名、簽到規定、考察方法、導進線下成就等。在展現頁面,甚至能主動天生海報。

西安電子科技年夜學副校長王泉也提到,今朝,該校樹立了智能化的先生社區,經由過程年夜數據剖析和深度進修技巧,更好地清楚先生的需乞降題目,供給特性化的先生辦事和教導。

“數字化轉型必定要優化流程、晉陞效力、立異營業,是觸及多個部分的體系性工程。”王泉說,“我們的人才培育系統需求重構,非論是進修周遭的狀況、教員才能的培育,仍是培育目的、講授內在的事務、評價尺度,都應當產生變更,特殊是進修周遭的狀況的扶植和教員才能的培育。”

數智時期,如何給先生供給更多附加值

讓王泉感歎的是,培育目的和講授內在的事務的優化,是高校尋求的目的之一。但在信息技巧的推進下,傳統的教導形式和教導內在的事務曾經無法知足社會的需求。高校需求順應數智時期的新變更,進級人才培育形式。

對于這一變更,沈宏興也有著異樣的感歎。

“數字化時期,00后先生獲取常識的渠道產生了嚴重的變更,講堂只占小部門。”沈宏興逐一羅列此刻的年青人獲取常識的道路,“收集資本、課外運動、實行項目、師生交通、人工智能模子……甚至有先生戲稱本身結業于‘B站年夜學’,這真的值得我們好好思慮。”

他告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今朝在私密空間收集上,常識傳佈的鴻溝越來越開放,教導部國度聰明教導平臺上,就有來自高校家教的大批優質講授資本不花錢共享。

在上海路況年夜學,常態化錄播平臺曾經可以或許籠罩430間教室,完成教室畫面和PPT雙路采集。先生可以經由過程這個平臺,按講授班限制的權限及時不雅看或許點播回看本講授班的講堂錄像。據統計,本年上半年,平臺上有跨越25萬個學時的點播錄像,日均點播不雅看3333人次。平臺上一些精品課程,會有一屆又一屆的先生慕名而來,反復不雅看。

沈宏興搜集了一些先生的留言,好比,有的稱贊倍速不雅看效能;有的表現進修後果取得極年夜晉陞;也有先生“激烈提出”開放通識類課程的權限,讓一切先生都能不消選課也可以依據愛好“蹭課”。

“錄播課程曾經成為先生進修的‘剛需’了。”沈宏興說。

但也有教員提出了疑問,現在疫情曩昔,高校恢復了正常講授次序,直播課程和收集課程能否還有存在的需要?也有教員煩惱,這相當于變相激勵先生不來上課。

上海路況年夜學專門為此做了問卷查詢拜訪,600個先生匿名答覆會在什么情形下不雅看講堂錄像。數據共享空間顯示,74.16%的受訪先生是因病假或事假無法線下進進講堂。也有一部門先生是坐在后排,為了看清PPT。只要不到3%的先生,是真的以為在教室和在線上聽課後果差未幾,所以選擇不來教室了。

“直播是有需要的,同時又呈現一個新題目。數字化佈景下,有了講堂直播和錄播,教員該若何上課?假如仍是像以前一樣,只是停止常識的輸入,那先生真的能夠都要跑失落了。”沈宏興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歎。

在他看來,高校數智時期的到來,不只要轉變校園的周遭的狀況舉措措施、硬件基本,更要轉變高校教員的教導方法和先生的進修方法,也需求轉變大師的思想方法,“軟件”要隨著“硬件”一路變。

沈宏興提到,在今朝學分制的前提下,統一個講授班的先生,往往來自分歧學科,佈景差別年夜,對課程的等待和念頭都紛歧樣。傳統產業時期尺度化的講堂,實在無法依據先生的需乞降愛好,定制特性化的進修打算,也無法供給針對性的教導資本和支撐,“沒有真正激起先生的進修愛好和潛能”。

“高校的講堂,不只是給先生停止常識的灌注貫注,也要對他們停止思辨才能、團隊一起配合、脫手才能的培育,供給價值的引領,輔助先生停止人格的養成。”沈宏興說明,當一個先生本身看完課程錄像,他還需求經由過程交通互動、現實操縱,才幹真正完成專門研究素養的構成。

“也許先生本身懂得錯了呢?經由過程講堂上的交通會商,經由過程教員的點評,才幹找到對的的標的目的。”沈宏興說。

數字化是手腕,人共享會議室才培育才是真正目標

沈宏興坦承,即便是上海路況年夜學如許走在數字化轉型前列的高校,也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方面,年青的先生們有著很高的接收度。但高校教員,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則需求必定的培訓或許心思扶植。

“僅有五分之一擺佈的教員深度應用講授在線平臺。別的我們發明,有30%的教員基礎上用的很少,這方面要加大力度培訓。”沈宏興說。

對教員而言,數智時期請求他們具有更高的信息素養和更淵博的常識構造,同時具有跨學科的才能,可以或許將分歧範疇的常識融會在一路,培育先生的綜合本質。對先生而言,數智時期請求他們具有更強的立異才能和自立進修才能,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和立異才能,可以或許順應疾速變更的社會需求。

對此,教導部教員任務司副司長翁波在高博會時代也提到,2018年,教導部在北京本國語年夜學、寧夏回族自治區展開第一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員步隊試點任務。2021年9月,教導部啟動第二批試點,支撐北京年夜學等56所高校、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等20個地市、北京市西城區等25個區縣,在更年夜范圍摸索、推動人工智能技巧賦能新時期教員步隊改造成長。

2022年11月30日,教導部發布了《教員數字素養》作為教導行業尺度,給出了教員數字素養框架,規則了數字化認識、數字技巧常識與技巧、數字化利用、數字社會義務、專門研究成長5個維度的請求。此中,“數字化認識”請求教員懂得數字技巧在經濟社會及教導成長中的價值,以及熟悉數字技巧成長對教導講授帶來的機會與挑釁講授場地,要有自動進修和應用數字技巧資本的意愿,以及展開教導數字化實行、摸索、立異的能動性。

作為《教員數字素養》的草擬人之一,華中師范年夜學人工智能教導學部副傳授陳敏在高博會時代表現,將來要培育的是“三術”聯合的教員:具有基礎的“學術”,把握講授“技巧”,還要有處置講授常識難點的“藝術”。

數智時期的到來,對高校教導帶來深入的影響和挑釁。高校除了加大力度智能化校園扶植、進步教員和先生本質之外,也需求順應微觀周遭的狀況和政策變更,在多方面停止應對,培育出更好順應將來社會成長需求、具有立異才能的高本質人才。

就像沈宏興所說的那樣,數字化是手腕,人才培育才是真正的目標。 (記者 張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