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叶开)“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过年期间是不能休息了。”农历腊月二十九,一大早,在山东省东营市龙居镇百味园肉丸加工厂内,90后退伍军人、工厂经理杨包養網比較东亮不断地往绞肉机里投着料。
杨东亮在百味园肉丸加工厂里忙碌着。(受访者供图)
退伍返乡
传承祖辈非遗技艺
2015年退伍后,杨东亮回到家乡,接过父亲杨荣昌的衣钵,成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居肉丸”的传承人。此后,凌晨三点起床,切肉、绞肉、切菜、烧水、煮丸子……忙碌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谈及龙居肉丸的用料及制作,杨东亮说得头头是道。
“龙居肉丸含肉量能达到90%,而且得是用新鲜的、刚屠宰不久的猪后腿肉,经过几个小时的冷藏、脱酸,稍稍有点硬度才能开始切肉、绞肉。龙居肉丸的辅料也大有讲究,葱白、姜、鸡蛋、盐……每一样原材料不仅要保证营养丰富还要新鲜卫生、用料精准。”
新鲜的肉为何要进行冷藏?“如果不进行冷藏这个工序,肉是热的,质地非常软,一绞就变成烂泥状了,非常影响丸子的口感。”杨东亮敏锐地察觉到了记者眼里的疑惑,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非遗”传承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萧规曹随、对传统的生产流程照单全收,对“非遗”的现代化改造也是必要的。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杨东亮将传统的手工作坊改造为半机械化生产车间,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龙居肉丸的风包養味。
“绞肉的时候,第一遍需要把肉和辅料葱姜一起绞,第二遍和第三遍再加入淀粉和鸡蛋,用大型绞肉机速度是快,但做出来的丸子就没有嚼劲了,所以我们还是用的比较传统的绞肉设备。”他解释说。
“非遗”触网
小小肉丸线上飘香
生产环节的创新只是传承“非遗”路上的牛刀小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青年,“年龄不大网龄大,‘网感’出众很社牛”的杨东亮成功地开拓出互联网销售的大市场。
“公元959年,那时还是后周大将的赵匡胤率兵路过龙居,铲除了为祸一方的恶霸‘郎一刀’,一位杨姓厨师制作肉丸感谢赵匡胤,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对龙居丸子念念不忘,派人接杨姓厨师进宫,自此龙居丸子成为贡品,名扬四海……杨家先人在清朝道光年间进行的工艺改良,形成了如今龙居丸子的独家秘方。” 杨东亮认定龙居丸子独特的品牌故事和悠久的历史,在互联网传播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一开始直播根本没有人看,粉丝积累起来也挺困难的,不过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
杨东亮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好的肉丸价格较高,是因为从用料到制作工艺都很考究,在传统的销售渠道里,消费者看不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尤其是看不到产品的用料,商家很容易陷入到以低质低价产品抢市场的困局。” 他说,电商直播“眼见为实”的特点恰恰能解决商家和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我的全程直播,消费者能看到新鲜的用料、干净整洁的车间、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一旦下单尝到了产品,就很有可能被产品‘俘获’,成为龙居肉丸的忠实粉丝。”
消费者慕名驱车前来购买龙居肉丸。中国网叶开摄
消费者品尝刚做好的龙居肉丸。中国网叶开摄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杨东亮已经在抖音等电商平台积累了数万垂直度和复购率很高的忠实粉丝,线上销售订单已经占到了总销量的40%以上, 2023年的肉丸产销规模较2015年的水平几乎翻倍。
造福桑梓
带动就业赓续技艺
杨东亮所在的龙居镇,属于黄河下游滩区,黄河流经此处发生折弯,加之河包養網床高于地面,极易发生凌汛。“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居民艰苦生活的写照。
近年来,东营市政府对一些黄河南岸易受水患影响的村庄实施搬迁改造,建成了目前的龙居社区,帮助搬迁居民稳住就业,也成为一个摆在政府案头包養的重要议题。
随着肉丸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对工人有了更多需求,一些龙居社区的居民和附近的村民来到杨东亮的食品厂务工。
“像打包这类比较轻的活,做一天差不多能赚120元,一些比较需要重体力的岗位,例如切肉、搬运等,一天可以赚200-300元,目前我们已经带动了十几名村民来务工。”杨东亮介绍道。
一名工人在汆丸子。中国网 叶开摄
一名工人将冷却完毕的丸子装袋。中国网 叶开摄
一名工人将装袋后的丸子称重、封装。中国网 叶开摄
除了带动乡亲就业,杨东亮还积极投入到龙居丸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中。
2021年8月,在杨东亮和父亲杨荣昌的努力下,龙居丸子制作技艺传承传习基地成功建成。2023年12月,“龙居丸子非遗包養工坊”的肉食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
展望未来,杨东亮希望进一步提升工坊硬件设施,拓展非遗传承综合空间,促进更多乡亲就业增收。“生产丸子是我的工作,把丸子卖出去是我的追求,发扬光大龙居非遗美食是我的事业,让更多人来大美龙居观光旅游是我的目标……”杨东亮动情地说。